[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林地土壤检测的采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97479.9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4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韩要丰;李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要丰 |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林地 土壤 检测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林地土壤检测的土壤采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林地土壤检测的采样装置,自动采样车底板设置在自动采样车的上部,样品收集桶设置在自动采样车底板的一端中间位置;卸料斜槽倾斜设置在样品收集桶的上部;支撑板前后对称固定设置在卸料斜槽的右侧位置,中心轴固定设置在固定设置在前后支撑板的上部位置;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中心轴的后端位置,伸缩齿轮套装在中心轴的前端位置,行星齿轮固定设置在伸缩齿轮的后端位置;倾翻连杆固定设置在伸缩齿轮和行星齿轮的两侧位置;采样铲斗固定设置在采样溜槽本体的右端位置。这种用于林地土壤检测的采样装置,大大提高了对林地土壤采样的效率,降低了对林地土壤采样的人工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林地土壤检测的土壤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林地土壤检测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造林即通过人为方式,在技术上要求根据林木生态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植树造林活动。人工造林只有把握住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及时抚育间伐、防虫治病等生产环节,才能达到科学造林的目的。人工造林是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中国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人工造林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绿化环境、维持生态系统、阻止风沙;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工业用林材的需求(例如造纸业林材需求)。
在具体的人工造林活动中,首先需要对林地的土壤进行科学的检测,然后根据林地的土壤性质和当地的气候环境,来选择林地适合什么样的树种,做到科学造林。现有技术中对林地土壤的性质的检测,需要采集林地土壤,而后对土壤的性质进行检测。目前常规的对林地土壤采样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这种对林地土壤采样的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整个人工土壤采样用过程需要多种工具的配合使用,采用效率低;2、一般情况下,林地的面积较大,为了提高土壤检测的精确性,需要在整个林地进行多个采样点的采样,因此整个人工土壤采样需要投入的大量的人工成本。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研发了一种用于林地土壤检测的采样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林地土壤检测的采样装置,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合理、结构巧妙;本实用新型基于自动采样小车的平台,利用自动采样小车的驱动控制,实现在林地中自由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人工土壤采样,效率低、人工投入成本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林地土壤检测的采样装置,自动采样车底板、样品收集桶、卸料斜槽、支撑杆;自动采样车底板固定设置在自动采样车的上部位置,样品收集桶固定设置在自动采样车底板的一端中间位置;卸料斜槽倾斜设置在样品收集桶的上部位置,卸料斜槽用支撑杆与自动采样车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形成对卸料斜槽的支撑;支撑板前后对称固定设置在卸料斜槽的右侧位置,中心轴固定设置在固定设置在前后支撑板的上部位置;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中心轴的后端位置,伸缩齿轮套装在中心轴的前端位置,行星齿轮固定设置在伸缩齿轮的后端位置,行星齿轮穿过中心轴固定设置;倾翻连杆固定设置在伸缩齿轮和行星齿轮的两侧位置,倾翻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固定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动轴和滑动轮固定套装在滑动凹槽中,滑动轴与滑动凹槽接触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滑动轮,滑动凹槽固定设置在采样溜槽的两侧位置;采样溜槽包括采样溜槽本体,采样溜槽本体为长条形的凹槽,采样溜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伸缩齿轮啮合的凸齿;采样铲斗固定设置在采样溜槽本体的右端位置,采样铲斗包括铲斗本体,铲斗本体与采样溜槽本体的右侧端部通过连接活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样品收集桶包括桶体,桶体为上部开口底部封闭的圆筒型,提手通过螺栓将提手固定设置在桶体上部的两侧位置。
所述卸料斜槽的一端与样品收集桶的上部接触,另一端与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
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中心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通过连接线与伺服电机的控制开关和电源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要丰,未经韩要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7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极冷却小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拉力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