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补偿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75654.4 | 申请日: | 2019-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良;彭建清;李佳鑫;张书恩;卢爱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7/12 | 分类号: | F16L27/1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偿接头,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不在同一中心线上的连接补偿的问题,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设置有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设置有球形连接管,第一弧形管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顶块,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二连接管设置有第二弧形管,第二弧形管设置有球形套管,球形连接管设置有连接套,第二弧形管上设置有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锁紧,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偿接头。
背景技术
当工程管道受建筑物基础沉降、设备共振、地质变换、管道介质、环境温度变化时,管道开始受力、变形、扭曲而破坏,预埋管道甚至破裂等给工程带来极大的破坏,管道伸缩接头是管道连接中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尺寸变化给予补偿的连接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655837.X公开了一种球形补偿接头,包括伸缩管一,所述伸缩管一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管一,固定管一右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盖一,压盖一的内表面插接有与固定管一套接的密封圈一,压盖一远离固定管一的外侧通过螺栓一和螺母一固定连接有球壳,球壳与固定管一的外表面活动连接,球壳左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一,球壳的右端通过螺栓二和螺母二固定连接有压盖二,压盖二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球体,球体的外表面套接有与球壳右端的内表面卡接的密封圈二,球体右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二,球体右端的外表面通过螺栓三和螺母三固定连接有压盖三,压盖三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二,压盖三的内表面插接有密封圈三,密封圈三与固定管二左端的外表面套接,固定管二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伸缩管二。该球形补偿接头,通过球形补偿接头的球体与球壳之间利用球面相互配合,使球体与球壳能相互移动,保证较大的挠度,且伸缩管一可以相对固定管一左右移动,球体可以在球壳内完成一定角度的绕动,伸缩管二可以相对固定管二左右移动,以达到轴向补偿效果;但是,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往往在安装过程中,因地形因素,使得较长的管道在配合中存在中轴线偏移,不位于同一轴线上,需要用弯管以及连接管道连接,再加上安装的补偿接头,使得安装的便利性差,且结构复杂,增大泄漏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偿接头,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不在同一中心线上的连接补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补偿接头,包括分别与不在同一中心线上的相邻两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自由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弧形管,所述第一弧形管的自由端设置有球形连接管,所述第一弧形管的圆周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朝向第二连接管的方向设置有顶块,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沿径向方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弧形管,所述第二弧形管的自由端设置有球形套管,所述球形套管套设于球形连接管上,球形连接管的自由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于顶块上,所述第二弧形管的圆周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锁紧,使得连接套、顶块以及球形连接管形成一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沿环形阵列分布于第一安装座上,且第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安装座的直径方向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槽沿环形阵列分布于第二安装座上,且第二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安装座的直径方向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腔室的轴向两端均设置衬套,所述密封装置设于两衬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两端的密封圈以及两密封圈之间的石墨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5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