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炉前均匀送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62926.7 | 申请日: | 2019-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4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军;严亚刚;郑凯;宋建栋;王伟军;魏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7514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均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炉前均匀送料装置,包括垃圾炉,与垃圾炉相连通的炉膛接口,落料管,振动送料装置和螺旋上料装置;所述振动送料装置包括料斗,送料机壳,出料通道,设于送料机壳下的共振架,设于共振架上的激振器;送料机壳的一端与料斗的一端连通,送料机壳的另一端与出料通道的一端连通,料斗的另一端与螺旋上料装置连通,出料管道的另一端与落料管的一端连通,落料管的另一端与炉膛接口连通,出料通道位于落料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激振器激振的方式,利用激振抛物原理能使物料在移动过程中趋于蓬松,便于均匀给料和燃烧;振动给料实现了垃圾的密闭输送,增加了垃圾炉前给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炉给料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耗电量小,设备维护工作量少,增加了给料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垃圾炉前均匀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的给料分为人工手动给料及自动给料两种方式。目前垃圾焚烧炉的自动给料装置通常采用螺旋送料机进行给料,其在垃圾焚烧炉上开设一个炉膛接口,螺旋送料机的出料口通过给料管与垃圾焚烧炉上的炉膛接口相连接。螺旋送料机将垃圾通过给料管与炉膛接口投入垃圾焚烧炉内。目前这种垃圾焚烧炉的自动给料装置在给料过程中容易出现给料结团现象,同时需要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给料过程中容易出现给料结团现象和需要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耗电量小,设备维护工作量少,增加了给料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垃圾炉前均匀送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炉前均匀送料装置,包括垃圾炉,与垃圾炉相连通的炉膛接口,落料管,振动送料装置和螺旋上料装置;所述振动送料装置包括料斗,送料机壳,出料通道,设于送料机壳下的共振架,设于共振架上的激振器;送料机壳的一端与料斗的一端连通,送料机壳的另一端与出料通道的一端连通,料斗的另一端与螺旋上料装置连通,出料管道的另一端与落料管的一端连通,落料管的另一端与炉膛接口连通,出料通道位于落料管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通过螺旋上料装置落入振动送料装置,利用激振器产生振动,使垃圾具有抛物惯性产生位移,送料机壳有一定的倾角,垃圾经过落料管和炉膛接口落入垃圾炉中进行焚烧。
作为优选,所述振动送料装置还包括进料口伸缩节、出料口伸缩节和弹簧吊挂;进料口伸缩节的一端与料斗连通,进料口伸缩节的另一端与螺旋上料装置连通,出料口伸缩节的一端与出料通道连通,出料口伸缩节的另一端与落料管连通;送料机壳通过所述弹簧吊挂进行吊挂。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上料装置包括一级螺旋送料机,位于一级螺旋送料机下方的二级螺旋送料机和送料出口;所述一级螺旋送料机包括一级送料机壳、设置在一级送料机壳上的一级进料口与一级出料口及设置在一级送料机壳上的一级送料螺杆,所述二级螺旋送料机包括二级送料机壳、设置在二级送料机壳上的二级进料口与二级出料口及设置在二级送料机壳上的二级送料螺杆,所述一级出料口与二级进料口相连接,所述二级出料口构成所述的送料出口;送料出口与进料口伸缩节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伸缩节和料斗连接处,出料口伸缩节和出料通道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出口的截面为方形截面;给料的移动阻力小,能够避免堵塞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壳内采用锰钢板铺设。
作为优选,落料管由出料通道往炉膛接口方向逐渐往下倾斜延伸。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无机械传动,降低了耗电量,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量;采用激振器激振的方式,利用激振抛物原理能使物料在移动过程中趋于蓬松,便于均匀给料和燃烧;振动给料实现了垃圾的密闭输送,增加了垃圾炉前给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未经银川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2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