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52226.X | 申请日: | 2019-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榕;郑贤彬;张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A24F40/90;G06K7/1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加密 芯片 防伪 电子 | ||
1.一种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器和电池组件,所述雾化器包括加密芯片和用于加热并雾化烟液的发热元件,所述加密芯片预设有防伪码,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设有微控制器、开关电路,所述雾化器和电池组件连接时,所述加密芯片与所述微控制器实现电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加密芯片配置为:所述微控制器读取所述加密芯片中预设的防伪码并与微控制器中预设的防伪码进行比对验证,如防伪码正确,则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接通,使电子烟进入待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若待机时间超过设定的待机时间,则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接通时,所述微控制器MCU按设定程序随机产生一个新的防伪码并发送给加密芯片,所述加密芯片保存新的防伪码以待下次验证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或电池组件内还包括吸烟触发开关,所述吸烟触发开关为咪头式气流自动开关或数字压力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或电池组件上设有显示单元或振动提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或振动提示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MCU具有28个引脚,其中,第3引脚连接供电信号VDD,第4引脚接地,第8引脚连接发热元件的第一电压信号R-DET,第9引脚连接发热元件的第二电压信号I-DET,第14引脚连接测电阻始能信号R-DET-EN,第22引脚连接输出始能信号PWM-EN,第27引脚连接数据通信信号SDQ。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芯片具有3个引脚,其中,第1引脚连接锁定信号LOCK端,第2引脚接地,第3引脚接地,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设有与所述加密芯片连接的加密芯片控制电路,所述加密芯片控制电路包括锁定信号LOCK端与数据通信信号SDQ端,两者间串接电阻R22和R31,电阻R22和R31之间连接稳压二极管D1后接地,数据信号SDQ端连接电阻R60,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电源BAT+。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包括输出检测电路,所述输出检测电路包括MOS管Q1和MOS管Q2,两者均包括8个引脚,第1、2、6、7、8引脚合并为D极,第3引脚为G极,第4、5引脚合并为S极,MOS管Q2的D极连接发热元件的输出电压信号PWM-OUT,MOS管Q2的D极同时还连接电阻R3后连接发热元件的第二电压信号I-DET,所述发热元件的第二电压信号I-DET端并联电阻R33和电容C2后接地,MOS管Q1的D极连接电阻R11后连接发热元件的第一电压信号R-DET,所述发热元件的第一电压信号R-DET端并联电阻R24和电容C1后接地,MOS管Q1的D极和MOS管Q2的D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5;所述MOS管Q2的G极与S极之间串接电阻R7,MOS管Q1的G极与S极串接电阻R1,MOS管Q2的S极与MOS管Q1的S极直接连接且与供电信号BAT+连接,MOS管Q2的G极连接始能信号PWM-EN,MOS管Q1的G极连接测电阻始能信号R-DET-E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供电芯片U5,所述供电芯片具有4个引脚,其中,引脚A1和引脚B1直接连接,同时连接供电信号BAT+和电容C12、电容C5,电容C12和电容C5另一端接地,引脚A2连接供电信号VDD,同时连接电容C13和电容C3,电容C13和电容C3另一端接地,引脚A2和A1之间串接稳压二极管D4,引脚B2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22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聚酯型聚氨酯粘合剂的混料装置
- 下一篇:新型水产养殖饲料投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