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空固相微萃取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17857.8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尹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16 | 分类号: | G01N30/16;G01N30/02;G01N30/06;B01D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空固相微 萃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空固相微萃取仪,涉及固相萃取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在萃取前需要将溶液处理成澄清的溶液才能进行萃取,由于将溶液处理成澄清溶液的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影响检测效率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带探头手柄、支架、试样杯和仪器底座,带探头手柄滑移连接在支架上并插设在试样杯中;仪器底座位于试样杯底端设置有用于促进挥发的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耦接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设置在仪器底座的一侧侧面上,支架位于带探头手柄处设置有滑移孔,带探头手柄插设在试样杯顶端的空气中,用于吸取需萃取的物质。达到了无需对溶液进行处理即可实现萃取,从而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相萃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顶空固相微萃取仪。
背景技术
固相微萃取装置,美国的Supelco公司在1993年实现商品化,其装置类似于一支气相色谱的微量进样器,萃取头是在一根石英纤维上涂上固相微萃取涂层,外套细不锈钢管以保护石英纤维不被折断,纤维头可在钢管内伸缩。将纤维头插入装有样品溶液的顶空瓶中的上层空间,同时搅拌溶液以加速两相间达到平衡,经一段时间后将纤维头取出插入气相色谱汽化室,热解吸涂层上吸附的物质。被萃取物在汽化室内解吸后,靠流动相将其导入色谱柱,完成提取、富集、分离的全过程。固相微萃取技术几乎可以用于气体、液体、生物、固体等样品中各类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物质的分析。发展至今短短的10年时间,已在环境、生物、工业、食品、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6652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固相微萃取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探头手柄、固定在铁支架上的二维定位器件和与总电源相连的控制装置;带探头手柄包括玻璃手柄和萃取探头;玻璃手柄的一端设有金属推杆,其另一端设有金属套管,该金属套管套接萃取探头;二维定位器件连有手柄夹,该手柄夹上套接有玻璃手柄;萃取探头插入样品瓶中,该样品瓶的上部设有与铁支架相连的试管夹,其下部套接有样品瓶固定套;样品瓶固定套置于无色透明的带磁子的水浴锅内,该磁子通过马达连接磁铁;试管夹中样品瓶的两侧对称设有热电偶、超声探头;热电偶、超声探头、马达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
但是,现有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在萃取前需要将溶液处理成澄清的溶液才能进行萃取,由于将溶液处理成澄清溶液的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影响检测效率,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空固相微萃取仪,其具有无需对溶液进行处理即可实现萃取,从而提高检测效率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空固相微萃取仪,包括带探头手柄、支架、试样杯和仪器底座,所述试样杯放置在仪器底座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架滑移连接在仪器底座的一侧,所述带探头手柄滑移连接在支架上并插设在试样杯中;所述仪器底座位于试样杯底端设置有用于促进挥发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耦接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仪器底座的一侧侧面上,所述支架位于带探头手柄处设置有滑移孔,所述带探头手柄插设在试样杯顶端的空气中,用于吸取需萃取的物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装置对试样杯进行加热,促使试样杯中试样的可挥发性待萃取物质挥发至试样杯顶端的气相中,并通过带探头手柄插设在试样杯顶端的空气中进行吸取使得试样杯中的试样无需再处理成澄清溶液,从而节约了繁琐的处理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位于试样杯顶端设置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顶端设置有插设在滑移孔中的限位管,所述支架侧板螺纹连接有与限位管抵接的锁止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的设置便于对试样杯顶端进行封闭,从而减少进入气相的待萃取物质弥散到空气中。限位管的设置便于为带探头手柄进行让位,从而便于带探头手柄从限位管中插入试样杯内的空气中进行取样。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管底端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弧形封闭橡胶板,所述弧形封闭橡胶板用于封闭限位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178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