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的切割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85213.5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4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峰图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7/00;B23Q7/05;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东明 |
| 地址: | 6119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切割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道的切割设备,用于解决现有切割设备对不锈钢管的切割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输管箱、过渡箱和盛料箱,所述输管箱内设有多个输管通道,所述输管箱的侧面还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过渡箱内开有多个与输管通道一一对应的过渡通道,所述输管箱的侧面还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上安装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直径大于相距最远的两个输管通道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将多个输管通道内的不锈钢管输送到过渡箱中,再通过切割机构带动切割刀可以一次性将多根不锈钢管切割断,因此可以极大的提高该切割设备对不锈钢管的切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切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管道的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其中不锈钢管具有轻巧耐用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而在加工或者使用时,我们需要将整根不锈钢管切割成多根,这就需要对不锈钢管的切割设备。
现有技术中不锈钢管的切割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前方外壁设置有储存箱,且底座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的上方安装有控制开关,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承载板,承载板内开设有置物槽,置物槽内安装有丝杠,丝杠的左侧安装有手动柄,且丝杠外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上方安装有主框架,承载板的上方外壁在主框架的前方区域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上方安装有滑动固定套,滑动固定套内安装有切割电机,切割电机的左侧安装有切割刀,主框架的下方内壁安装有下固定套,下固定套的上方外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内安装有下固定板。上述方案中,通过切割电机带动切割刀即可对不锈钢管进行切割。
但是,上述切割设备在对不锈钢管的切割过程中,一次性只能对一根不锈钢管进行切割,故而对不锈钢管的切割效率较低。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一次性可以对多根钢管进行切割,从而可以提高切割效率的切割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的切割设备,用于解决现有切割设备对不锈钢管的切割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机构可以同时将多个输管通道内的不锈钢管输送到过渡箱中,再通过切割机构带动切割刀同时对多根不锈钢管进行切割,可以一次性将多根不锈钢管切割断,因此可以极大的提高该切割设备对不锈钢管的切割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的切割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沿其长边方向依次安装有输管箱、过渡箱和盛料箱,所述输管箱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输管通道,所述输管箱的侧面还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可让多个输管通道内的不锈钢管沿输管通道移动,所述过渡箱内开有多个与输管通道一一对应的过渡通道,所述输管箱的侧面还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上安装有可位于输管箱和过渡箱间的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直径大于相距最远的两个输管通道间的距离,所述切割机构还可沿底座的宽边方向移动。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不锈钢管进行切割时,可以将多根不锈钢管分别送进输管箱中的输管通道内,也就是一个输管通道内有一根不锈钢管,再启动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可以同时对输管通道内的多根不锈钢管进行输送,也就是可以将多根不锈钢管输送到过渡箱中的过渡通道内,当被输送的不锈钢管达到需要切割的长度时,停止动力机构工作,此时不锈钢管位于输管箱和过渡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峰图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峰图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5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