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变形手指皮肤破溃的手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81913.7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变形 手指 皮肤 手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变形手指皮肤破溃的手套,该手套包括:手掌部,所述手掌部上设置有五根指套,其中,拇指指套通过覆盖在虎口处的弹性连接带与手掌部连接,手掌部设置有供拇指伸出的拇指开口,所述拇指指套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其向手心侧或手背侧偏移的拉扯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使患者的手指分离开,避免指缝处皮肤长时间接触而出现破溃;根据患者拇指变形的位置来调整拇指指套的位置,能够与患者手部形态相匹配,虎口处的连接带能够保护患者拇指与食指指缝的皮肤不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避免变形手指皮肤破溃的手套。
背景技术
在护理监护室的昏迷患者时,为了防止其因手指长期不能活动,而造成指缝间皮肤破溃的问题,医护人员会在患者的手上套有分指手套,以避免指缝间的皮肤相接触。在昏迷患者中,因既往史有帕金森病等原因,手指会出现变形、浮肿,尤其是大拇指错位严重,如图1所示为患者右手,图中大拇指的位置较之常人向手心错位明显,普通的手套难以穿套。
因此,本领域亟待一种为手指出现错位的昏迷患者配带的手套,能够避免患者手指缝皮肤破溃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变形手指皮肤破溃的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手指指缝间皮肤破溃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变形手指皮肤破溃的手套,该手套包括:手掌部,所述手掌部上设置有五根指套,其中,拇指指套通过覆盖在虎口处的弹性连接带与手掌部连接,手掌部设置有供拇指伸出的拇指开口,所述拇指指套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其向手心侧或手背侧偏移的拉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指套末端设置有供手指伸出的手指伸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指套长度小于手指根部的指节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拉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掌部的手心侧和手背侧的第一粘接部和连接在所述拇指指套的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一粘接部和所述第二粘接部能够相互粘连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接部和所述第二粘接部分别为能够相互粘贴的钩面和毛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接部通过弹性拉扯带与所述拇指指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指套之间设置有分指卡,所述分指卡固定在所述手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指卡呈“U”型,包括位于指缝处的底部和向相邻两个指套延伸的翼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和所述翼部的横截面呈“U”型。
进一步的,所述分指卡由医用硅胶或医用橡胶制成。
使用时,先将患者手部伸入本实用新型手套的手掌部,再将患者手指伸入对应的指套中,通过拉扯结构将拇指指套的位置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免变形手指皮肤破溃的手套,能够使患者的手指分离开,避免指缝处皮肤长时间接触而出现破溃;根据患者拇指变形的位置来调整拇指指套的位置,能够与患者手部形态相匹配,虎口处的连接带能够保护患者拇指与食指指缝的皮肤不接触;
指套末端的手指伸出口能使患者手指伸出,便于手指皮肤的透气;
较短的指套长度在保证指缝皮肤不相接触的同时进一步的提升手指皮肤的透气性;
拉扯结构通过粘连的方式相连接,便于快速调整拇指指套的位置,便于穿戴和脱卸手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1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