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污泥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67105.5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5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温如均;温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G01G1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泥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处理箱以及若干个污泥箱,处理箱通过支撑架支撑于地面,且处理箱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排泥管的管口位于污泥箱箱口的上方;机架上设有传送带,污泥箱设于传送带,污泥箱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传送带的一侧为进箱侧,传送带的另一侧为出箱侧;机架设有驱动电机;机架设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一无线模块与驱动电机无线连接;处理箱的底部固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污泥箱的外侧壁对应固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控制器通过无线模块与红外线接收器无线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模块与压力传感器无线连接,排泥管设有电磁阀,控制器通过无线模块与电磁阀无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具有极大的污染性,不能直接排至自然界中,因此需要对污泥进行处理,污泥处理就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
目前的污泥处理的装置,如公告号为CN2086847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加热室,利用加热棒进行加热,热气经过透气隙进入搅拌室,对污泥进行升温干燥;通过设置送风室,利用风扇通过透风隙将风送入搅拌室,对污泥进行风力干燥,同时风使的热气更为快速的和污泥接触;通过设置电机、电机转轴、搅拌杆和搅拌叶,对污泥进行搅拌,同时搅拌叶为端部为刀刃型,搅拌的同时对污泥进行切割,增加污泥与热气的接触,提高干燥的效率;通过设置引气管和冷凝器,对污泥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液化收集,防止外排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在上述技术中,干化后的污泥经过输料通道进入污泥箱,对污泥进行收集,然而,当污泥箱收集到一定量的污泥后,工作人员需要将该污泥箱从处理箱的底部将污泥箱移出,并将未装有污泥的污泥箱放在处理箱的输料通道处继续装污泥。然而,在工作人员将污泥箱移出的过程中,需要弯腰靠近处理箱的底部才能将污泥箱移出,这样操作不仅繁琐,而且工作人员的头部容易碰到处理箱的底部,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污泥处理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将污泥箱从处理箱的底部移出,同时有利于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处理箱以及若干个污泥箱,所述处理箱通过支撑架支撑于地面,且所述处理箱的底部设有用于排出干化污泥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管口位于污泥箱箱口的上方;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传送污泥箱的传送带,所述污泥箱设于所述传送带,所述污泥箱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传送带的一侧为进箱侧,传送带的另一侧为出箱侧;所述机架设有用于驱动传送带工作的驱动电机;
所述机架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一无线模块与驱动电机无线连接;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固定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污泥箱的外侧壁对应固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用于接收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射的红外线,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与红外线接收器无线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与压力传感器无线连接,所述排泥管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与电磁阀无线连接,以控制所述电磁阀启闭排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7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