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59203.4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1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凯;马亚楠;卢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A61M31/00;A61C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患者 口腔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包括C型折弯部、弧形块和固定螺栓,C型折弯部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弧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牙龈槽,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呈平行形式设置,两个连接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槽,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内部插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该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通过弧形块、连接板、弹簧、固定螺栓和蝶形螺母的设置,使用时将弧形块放入口腔内,患者用牙齿咬住弧形块,弹簧会将连接板撑开,继而使患者的嘴张开,旋转蝶形螺母,连接板会随之张合,从而调节患者嘴张开的大小,方便了医护人员检查口腔的病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
背景技术
现在牙科治疗中,医生使用镊子夹持药棉为患者上药,由于口腔内侧不易观察,在上药时医生需一手持内窥镜,一手上药,有时还需要助手协助压住舌头,因此在上药时极为不便,医生在上药过程中无法准确的涂药,牙缝、牙和牙床之间也不易涂抹药品,有时更是会把药物涂抹到其他位置,影响口腔牙龈和舌苔等组织的健康。
在医生手术治疗结束后,患者没有操作经验,在自行涂抹药物时更是低效和不准确,影响口腔疾病的正常治疗,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包括C型折弯部、弧形块和固定螺栓,所述C型折弯部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牙龈槽。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呈平行形式设置,所述两个连接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槽。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
可选的,所述牙龈槽的内部设有一次性弧形套。
可选的,所述固定螺栓表面的螺纹间距为二至三毫米,且与所述蝶形螺母内侧壁的螺纹间距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C型折弯部的材质为记忆合金。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通过弧形块、连接板、弹簧、固定螺栓和蝶形螺母的设置,使用时将弧形块放入口腔内,患者用牙齿咬住弧形块,弹簧会将连接板撑开,继而使患者的嘴张开,旋转蝶形螺母,连接板会随之张合,从而调节患者嘴张开的大小,方便了医护人员检查口腔的病情。
2、该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器,通过牙龈槽和一次性弧形套的设置,使用时先将药物涂抹在一次性弧形套的内壁,再将一次性弧形套放置于口腔,继而使牙齿咬在牙龈槽内,从而使药物与牙龈接触,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上药,提高了上药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C型折弯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一次性弧形套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C型折弯部;2、弧形块;3、固定螺栓;4、牙龈槽;5、连接板;6、孔槽;7、弹簧;8、蝶形螺母;9、一次性弧形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9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用晾衣架
- 下一篇:一种自紧式复合密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