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53579.4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7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朋;赵伟;孟繁亮;史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郜彦茹 |
| 地址: | 1013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建筑 底板 防水 甩槎处 施工 结构 | ||
1.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5),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垫层(5)上的永久保护墙(9),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保护墙(9)的上方设置有临时保护墙(8),所述混凝土垫层(5)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至少1道卷材防水层和结构墙,所述卷材防水层延伸至临时保护墙(8)的上方后设置有甩槎;所述卷材防水层由若干条卷材防水带(16)拼接而成,相邻卷材防水带(16)之间交错搭接设置,相邻卷材防水带(16)与所述结构墙相对应位置的搭接部位(17)密封处理,相邻卷材防水带(16)甩槎的搭接部位(17)之间设置有甩槎搭接缝(23);所述甩槎的上方设置有临时压顶(7),所述结构墙与所述临时压顶(7)相对应的位置外凸形成胀模凸起(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防水层为2道,设置于下层的为第一道卷材防水层(4),设置于上层的为第二道卷材防水层(3),所述第一道卷材防水层(4)在临时保护墙(8)的上方设置第一甩槎(14),所述第二道卷材防水层(3)在所述第一甩槎(14)的上方设置第二甩槎(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卷材防水层(4)的甩槎搭接缝(23)和所述第二道卷材防水层(3)的甩槎搭接缝(23)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墙包括底板(1)和与所述底板(1)一体连接的侧墙(13),所述胀模凸起(12)设置于所述侧墙(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防水层和所述底板(1)之间设置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3)的下部设置有施工缝(10),所述临时保护墙(8)顶部低于所述施工缝(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10)处埋设有止水钢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3)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模板,所述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模板支撑(2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防水层和所述侧墙(13)之间设置有卷材砂浆保护层(2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底板防水甩槎处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侧墙(13)的交界处设置有倒角(22)和附加防水层(6),所述附加防水层(6)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垫层(5)上方,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永久保护墙(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35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包装收纳盒
- 下一篇:矿山井下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