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的伺服双抬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33454.5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岳;陈士丰;祝波;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晟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5/14 | 分类号: | B41F15/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沈彬彬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伺服 双抬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伺服双抬网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总成,所述机架总成的结构为:包括对称的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内设置有前抬网装置,所述前抬网装置后端之间设置有后抬网装置,所述前抬网装置和后抬网装置底部连接有网版固定总成。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通过采用前抬网装置和后抬网装置的配合使用,将伺服电机安装在非工作侧,从而能够减少机台工作区域的上方的遮挡,使得操作人员调节工作区域的部件时,更加利于观察工作面的具体情况,提高工作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抬网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的伺服双抬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PCB行业中双伺服抬网方式多为前后布置,即在机台前后侧各有一组抬网机构,而该机构的中心轴会横在机台工作区域的上方,当操作人员调节工作区域的部件时,从而会挡住工作人员的视线,不便于观察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大大地降低了抬网高度的控制精准,且传动部件靠近操作侧在机台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有意识的靠近、越过该机构进行操作,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的伺服双抬网装置,通过采用前抬网装置和后抬网装置的配合使用,减少机台工作区域的上方的遮挡,更加利于观察工作面的具体情况,提高工作时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印刷机的伺服双抬网装置,包括机架总成,所述机架总成的结构为:包括对称的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内设置有前抬网装置,所述前抬网装置后端之间设置有后抬网装置,所述前抬网装置和后抬网装置底部连接有网版固定总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前抬网装置结构为: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在保护框上的轴承座,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均设置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上均设置有摇杆块,所述摇杆块均连接有水平拉杆,所述水平拉杆的另一端均同时设置有摇杆块,所述摇杆块均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均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连接保护框的轴承座,所述输出轴一端均设置有第一锁紧块,所述第一锁紧块设置有连接网版固定总成的前竖直拉杆。
所述第一传动轴一侧设置有安装在保护框上的前抬网电机,所述前抬网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上设置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接触有第一夹紧块。
所述后抬网装置结构为: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块均设置有后竖直拉杆,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锁紧块,所述第二传动轴一侧设置有后抬网电机,所述后抬网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与第二夹紧块接触。
所述前抬网电机和后抬网电机均采用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通过采用前抬网装置和后抬网装置的配合使用,将伺服电机安装在非工作侧,从而能够减少机台工作区域的上方的遮挡,使得操作人员调节工作区域的部件时,更加利于观察工作面的具体情况,提高工作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伺服电机控制升降,能够大大地提高抬网高度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印刷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前抬网装置和后抬网装置均设置有伺服电机,使得前抬网装置和后抬网装置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提高抬网的柔性,使得前抬网装置和后抬网装置的高度值在许可的范围内可任意设定,更加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保护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晟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晟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3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衣机用水处理净化器的连接支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缓冲循环包装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