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盖耐压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28590.5 | 申请日: | 2019-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白仲文;李祝斌;谢锦彪;何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仪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陶洁雯 |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罐盖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座、压盖,支撑座开设有用于容置气体的腔体,支撑座开设有通气道,通气道的一端接通腔体,通气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支撑座用于支撑样品罐盖,并使样品罐盖盖合腔体,压盖用于抵接样品罐盖,罐盖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位于支撑座的上方,压紧机构设有磁铁,压紧机构通过磁铁吸附压盖;压紧机构能够相对支撑座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测试不同规格的罐盖时,直接用手将支撑座取出并更换好支撑座的型号,再轻微用力克服磁力,将压盖从压紧机构取下,便可更换不同尺寸的压盖,使得更换不同尺寸的压盖时非常方便,以使得压盖适于抵接样品罐盖,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罐盖耐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易拉罐或其他罐体一般成箱堆放、运输,其中,易拉罐包括罐盖、罐体、拉环,罐盖需要进行耐压测试。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620026642.X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一种易拉罐盖耐压测试仪,其记载了“该易拉罐盖耐压测试仪,其控制箱9上通过螺栓固装一支撑板8,在该支撑板上固装有一个底部制有进气孔10的基座5,且该进气孔与控制箱内的气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通。该基座上同轴嵌装有一个中空的样品托板3,在该样品托板与基座之间可安装一个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圈13,以防止气体外泄导致的压力泄露。该样品托板上同轴嵌装有一个压盖2,压盖设计为花形;该压盖与样品托板所制的内缘平台之间形成一个可置放易拉罐盖的测试腔11,为了增加密封性能,在该内缘平台上安装有一个橡胶环12。该样品托板可根据不同易拉罐盖的规格设计具有不同直径的测试腔,在实际测试时,可以根据易拉罐盖的不同,选取相应的样品托板,达到了使用一台测试仪即可测量多种规格易拉罐盖的目的。”
总而言之,专利申请号为CN200620026642.X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一种易拉罐盖耐压测试仪,其根据不同易拉罐罐盖的规格设计具有不同直径的测试腔,每一种规格的测试腔对应一种样品托板,需要测试不同规格的罐盖时,切换不同的样品托板即可。
也即,专利申请号为CN200620026642.X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一种易拉罐盖耐压测试仪虽然能够实现在一台测试仪上便可测量多种规格易拉罐罐盖的目的,但该易拉罐盖耐压测试仪更换样品托板等组件时也存在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罐盖耐压测试装置,其能够实现在一台罐盖耐压测试装置测量多种规格易拉罐罐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更换测试夹具的效率,从而提高测试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罐盖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座、压盖,所述支撑座开设有用于容置气体的腔体,所述支撑座开设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的一端接通所述腔体,所述通气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样品罐盖,并使样品罐盖盖合所述腔体,所述压盖用于抵接样品罐盖,所述罐盖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压紧机构设有磁铁,所述压紧机构通过所述磁铁吸附所述压盖;所述压紧机构能够相对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罐盖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机构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罐盖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电机丝杆的组合、液压缸或手动快速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座和密封座,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座设有凸台,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台适配,所述腔体设于所述密封座,所述通气道依次贯穿所述密封座和所述固定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仪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仪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8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手撕引线设计的PCB
- 下一篇: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