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系统及新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21739.7 | 申请日: | 201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革;邹永刚;李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意艾蒲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64;F24F11/89;F24F11/72;F24F13/12;F24F13/02;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汪庭飞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居委会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厨房 功能 新风 系统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系统及其新风机,该新风机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壳体上设有第一新风口、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其中第二送风口连接于厨房补风管道;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阀连通,第一风阀分别与第一、二送风口连通;第二送风口上设有热交换盘管;壳体内还安装有制冷组件,制冷组件中的蒸发器与热交换盘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系统及其新风机,通过在新风机的壳体内设置制冷组件,并在第二送风口处设置热交换盘管,该热交换盘管与制冷组件中的蒸发器连接,则使空气从第二送风口流出时,热交换盘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补入厨房中的空气的温度,起到降低厨房内的温度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系统及新风机。
背景技术
在家庭厨房尤其是中式家庭的厨房中,由于餐饮习惯偏重煎炒烹炸,因此会产生大量高温油烟、蒸汽等;为了及时快速地排除这些油烟蒸汽,厨房内一般都设置风量较大的排油烟机。虽然排油烟机额定风量很大,但是在封闭式厨房里没有有效的补风来源,造成油烟机的有效风量大大减小,排油烟效果大打折扣。
虽然开窗通风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室外气温随季节变化大,大部分时间不能满足室内舒适性要求,而且当室外空气品质恶劣,如严重雾霾时,开窗通风会加重厨房室内的空气污染。
而人们在现有的新风系统上,外加一条连通厨房的风管对厨房进行补风;但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里,处于相对封闭的厨房中,人们还是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感觉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机,该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机能够在对厨房进行补风的同时,对吹入厨房的新风进行降温处理,使厨房中的人免受高温困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机,包括:
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风机组件;
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新风口、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其中所述第二送风口与厨房补风管道连接;
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新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送风口连通;
所述第二送风口上设有热交换盘管;
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中的蒸发器与所述热交换盘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机,通过在新风机的壳体内设置制冷组件,并在与厨房补风管道连通的第二送风口处设置热交换盘管,该热交换盘管与制冷组件中的蒸发器连接,则使空气从第二送风口流出时,热交换盘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补入厨房中的空气的温度,起到降低厨房内的温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蓄冷罐;
所述热交换盘管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送风口上的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二盘管的循环泵;
其中,所述第二盘管与所述蒸发器同时套设在所述蓄冷罐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厨房补风功能的新风机,通过在新风机的壳体内设置蓄冷罐,使蒸发器与热交换盘管中的第二盘管同时套设在该蓄冷罐内,则当第一风阀打开第一送风口、封闭第二送风口,即新风机进行室内新风模式时,制冷组件可以继续对蓄冷罐进行蓄冷;蓄冷罐的蓄冷作用使新风机内不需要设置功率较大的压缩机就能具备较好的降温能力,而且当用户在刚切换到厨房补风模式时,马上就能享受到温度较低的凉风。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触动开关,所述触动开关分别与所述制冷组件、新风机的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第一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意艾蒲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意艾蒲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1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