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检车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80887.9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路德利;陈牧;朱明秀;孙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4;A61B6/10;A61G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体检车结构,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的内腔分成工作空间及存储空间;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在所述工作空间内,将所述工作空间分割形成铅房及控制室;体检机构,所述体检机构设置在所述铅房内;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能源机构,所述能源机构设置在所述存储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将CT安装固定到车上,结合车辆的承重布局来设计CT扫描架和患者床的安装面、固定面、固定方式,以及服务检修门,解决运输途中CT惯性力带来的危险,以及维修保养的空间问题;车体与CT机架之间设计有辅助减震及锁定装置,解决运输途中车辆震动和倾斜带来的危险,使得CT扫描架受到的震动和倾斜时处于安全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结构,尤其是一种体检车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1,中国专利《车载CT机舱》(公开号:203315240U)公开了一种车载CT机舱包括CT控制室和CT扫描室,CT控制室内布置有图像采集工作站、图像处理工作站、医学显示器、工作椅、观片灯和诊断报告打印机;CT扫描室内布置有CT主机、CT扫描架、扫描床、CT减振支架和医用胶片打印机;CT主机安装在CT扫描架上;CT扫描架底座通过4个Z型连接块与CT减振支架连接,CT主机固定在CT减振支架上;CT减振支架和机舱底之间安装4个减振器;CT减振支架的后部为三角架结构,三角架顶端与机舱后壁之间安装2个辅助支撑减振器,机舱侧壁上设置有适形辐射防护系统,所述适形辐射防护系统包括方舱侧壁上设置的厚度不同的多个铅板。该机舱重量减小,布局合理,适应性强。
现有技术2,中国专利《车载CT及救护车和体检车》(公开号:107028617B)公开了一种车载CT及救护车和体检车。该车载CT,包括:扫描机构,包括扫描筒体、X射线源及数字成像板,扫描筒体沿第一方向延伸,X射线源与数字成像板相对的设于筒体内;固定架机构,包括分别设于筒体相对的两端的第一、第二床架座;床板机构,包括床板,床板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床架座连接,床板能绕自身的且与第一方向平行的中轴线360°旋转。当人固定于床板后,床板带着人旋转一圈,扫描筒体固定不转动,即可获得头部一圈的CT图片,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空间占用,从而使得CT能配置于车辆上。特别是当上述车载CT配置于救护车、体检车上时,在接到需要救治的脑出血或脑栓塞病人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CT扫描,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用药。
但是现有技术的体检车结构的布局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体检车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体检车结构,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的内腔分成工作空间及存储空间;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在所述工作空间内,将所述工作空间分割形成铅房及控制室;体检机构,所述体检机构设置在所述铅房内;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能源机构,所述能源机构设置在所述存储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体检机构沿所述车本体的中轴线放置。
优选地,在所述体检机构与所述车本体的顶盖之间连接辅助支架。
优选地,所述体检机构通过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底板上。
优选地,在所述体检机构与所述车本体的底板之间设有缓冲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台及控制柜,所述控制台与所述体检机构电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存储空间内还设有存储箱。
优选地,在所述铅房两侧的所述车本体上分别设有检修门。
优选地,在所述隔离板上设有铅房门。
优选地,在所述铅房内的角落处还设有附件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0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式池塘鱼菜共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材加工用的粉尘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