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轴承转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79624.6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唐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芳平 |
| 主分类号: | F16B45/00 | 分类号: | F16B45/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骆爱文;王超银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轴承转环,包括:上端转环、下端转环、连接部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所述上转动部设置在上端转环内部,所述下转动部设置在下端转环内部,且所述上转动部与下转动部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使得上端转环与下端转环均能相对连接部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转动效果,若一端转环故障卡住时任有另一端转环维持转动效果,不会影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承转环。
背景技术
双向转环一般用于健身器材、吊椅、吊床、登山器械、秋千等家用或工业领域,目前转环在直线连接需转动时,摩擦力较大,难以转动,且容易卡住,会有灵活性和耐磨性不足等问题,造成可玩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且容易因为疲劳磨损造成转环卡住,影响使用效果。
现需要一种新型转环,具有良好的双向转动性能,同时灵活性强,使用寿命长,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轴承转环,通过对现有转环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转环转动灵活性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承转环,包括:上端转环、下端转环、连接部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所述上转动部设置在上端转环内部,所述下转动部设置在下端转环内部,且所述上转动部与下转动部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使得上端转环与下端转环均能相对连接部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转动部及下转动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使得上端转环与下端转环均能相对连接部转动,具有更好的转动效果,若一端转环故障卡住时任有另一端转环维持转动效果,不会影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上端转环1、下端转环2、连接部3、螺杆31、上螺母32、下螺母33、转动机构4、上转动部41、下转动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轴承转环,包括:上端转环1、下端转环2、连接部3和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上转动部41和下转动部42,所述上转动部41设置在上端转环1内部,所述下转动部42设置在下端转环2内部,且所述上转动部41与下转动部42之间通过连接部3相连接,使得上端转环1与下端转环2均能相对连接部3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获得更好的转动效果,转动更加灵活,所述上转动部41及下转动部42为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和所述上端转环1及下端转环2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端转环1与下端转环2均能相对连接部3转动,所述连接部3包括螺杆31、上螺母32和下螺母33,所述螺杆31一端穿过上端转环1及上转动部41的中心和上螺母32相连接并焊接固定,使得上转动部41无法脱离上端转环1,所述螺杆31另一端穿过下端转环2及下转动部42的中心和下螺母33相连接并焊接固定,使得下转动部42无法脱离下端转环2。
本实施例中上端转环1与下端转环2能够相对推力轴承转动,且推力轴承能够相对螺杆31转动,使得上端转环1与下端转环2之间能够更加灵活的转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芳平,未经唐芳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9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