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锅炉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7797.8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7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嘎;赵保明;胡晓;焦江涛;范卓鹏;高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00 | 分类号: | F24D1/00;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温霞云 |
| 地址: | 046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锅炉 定期 排污 连续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厂锅炉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由蒸汽回收装置、低温余热发电机组、蒸汽供热装置和冷凝水回收装置构成;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可以回收锅炉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所产生的余热,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和蒸汽供热装置可以将回收的热量进行利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回收装置输送至软化水车间再利用。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和蒸汽供热装置之间分别独立工作,互不联系,根据实际经济效益,可选择单系统或多系统满足不同需求。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回收电厂锅炉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的余热能源,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发电机组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厂锅炉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品质的蒸汽,例如锅炉本体高中压疏水、汽包连续排污、锅炉下联箱的定期排污等,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不同品质的蒸汽是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电厂锅炉连续排污属于表面排污,排出水表面盐浓度较大的炉水,使炉水含盐量维持在允许范围内,减少炉水膨胀、泛沫,减少蒸汽的湿度和含盐量,并可减少蒸发管内的结垢,是保证锅炉汽水品质的重要手段,排污水进入连续排污扩容器,降压扩容后产生的蒸汽用以加热除氧器的热水;定期排污主要是排出水冷壁下联箱内加药后使水中的硬度盐生成的沉渣,排污水进入定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主要接受炉本体高中压疏水、汽包疏水、连续排污扩容器疏水等,疏水进入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后,蒸汽通过汽水分离器排到大气,一定温度的疏水排到降温池降温后排掉。从节能角度看,蒸汽的排放造成了大量的热量和工质损失。大部分电厂对排污水直接排入地沟,不仅造成热量浪费,还造成水资源浪费。如果对这部分热量进行回收并合理利用可大大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水资源浪费,充分利用余热的一种电厂锅炉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蒸汽回收装置、低温发电机组、蒸汽供热装置和冷凝水回收装置; 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包括连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引射汇流装置和除氧器;所述的低温发电机组包括组合式换热器、膨胀机、发电机、冷凝器、工质泵、并网控制柜;所述的蒸汽供热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供暖用户、热水循环泵;所述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冷凝水箱、冷凝水泵;
连排扩容器用来接收汽包连续排污水,连排扩容器扩容后产生的蒸汽通过阀门和管路输送至除氧器加热锅炉给水,连排扩容器疏水口通过阀门和管路与定排扩容器相连接;
定排扩容器用来接收连排扩容器的疏水和锅炉本体高中压疏水,定排扩容器通过管路与引射汇流装置相连接,定排扩容器疏水口通过疏水阀和管路与冷凝水箱相连接;
引射汇流装置用来接收定排扩容器降压扩容后产生的蒸汽和高排蒸汽,引射汇流装置通过管路和阀门与发电机组的组合式换热器连接,给组合式换热器提供蒸汽;
组合式换热器利用引射汇流装置提供的蒸汽逆流加热工质;
膨胀机,轴与发电机的轴相连,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
冷凝器,用来冷凝工质;
一循环回路,依次连接组合式换热器、膨胀机、冷凝器,在循环回路中换热器工质进口管路上的工质泵,用来将工质从冷凝器循环到组合式换热器;
组合式换热器通过疏水阀和管路与冷凝水箱相连接,冷凝水箱收集的冷凝水通过水泵输送至软化水车间再利用。
并网控制柜将发电机的电能向电网输送,并控制低温发电机组的启停。
引射汇流装置还通过管路和阀门与蒸汽供热装置的管壳式换热器连接,给管壳式换热器提供蒸汽;
管壳式换热器逆流加热供热装置的热水;
热水循环泵将供暖用户的取暖水循环至管壳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7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