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42707.8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荆鉴茜;荆永峰;裴矗;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市清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 生物膜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调节池、MBBR膜池、微生态滤床和清水池,所述系统为一体式结构,预处理池、调节池、MBBR膜池、微生态滤床、清水池依次并排连接;所述预处理池包括集水池、格栅与沉砂池,所述集水池设置在进水口下方,集水池下方设置有格栅,格栅下方设置有沉砂池;所述预处理池中部开口与调节池连通;所述调节池下方设置有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将调节池中污水提升至MBBR膜池;所述MBBR膜池上部通过U型管与微生态滤床连通,所述U型管出口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设置在微生态滤床上方;所述微生态滤床包括前处理段和分层处理段,所述前处理段设置有第一鹅卵石层,所述分层处理段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土壤层、砾石层和第二鹅卵石层,所述前处理段与分层处理段之间设置有砌体,所述砌体下部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将第一鹅卵石层与第二鹅卵石层连通,所述微生态滤床分层处理段上方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出口与清水池连通;生活污水依次通过预处理池、调节池、MBBR膜池、微生态滤床和清水池后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包括格栅网板与清污板,所述格栅网板为由平行栅条组成的板状,所述格栅网板与清污板固定在预处理池中,所述格栅网板与清污板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板与清污板之间夹角为150°-175°,所述清污板与地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底部为四棱台构造,沉砂池底面面积小于顶面,所述沉砂池底面位于清污板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外设置有清污台,预处理池在靠近清污台一侧开设有清污口,所述清污口上边在清污板上方,清污口下边在清污板下方,所述清污口设置有清污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BR膜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设置有格栅;MBBR膜池通过鼓风机不断鼓入新鲜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定期清理杂物,所述沉砂池与MBBR膜池定期清理池底污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与MBBR膜池中污泥采用泥水分离器回收,所述泥水分离器设置在清污台上;所述泥水分离器包括污泥区、污水区、推杆与动力机构;所述污泥区位于污水区上方,污泥区中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通过动力机构提供往复运动的动力;所述污泥区与污水区中间设置有过滤隔板;所述污泥区顶部中间设置有污泥入口管,底部在推杆运动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出泥口和第二出泥口;所述污水区底部中部设置有污水出口管;所述污泥入口管与污泥泵出口连通,污泥泵入口连通有MBBR膜池污泥出口管与吸泥软管;污水出口管延伸至预处理池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段中第一鹅卵石层高度为1100mm;所述分层处理段中土壤层高度为300mm、砾石层高度为200mm、第二鹅卵石层高度为6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调节池、MBBR膜池、清水池池壁为碳钢防腐材质;所述微生态滤床采用砌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市清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运城市清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27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建工程用管件存放架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高效厌氧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