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流去污型雨水花园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79520.8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瑜;费馨慧;林东煌;黄启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0;E03B11/00;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颜丽蓉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去污 雨水 花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控流去污型雨水花园,所述雨水花园的基围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蓄水层、种植土层和砾石层;所述雨水花园的基围外的地面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一侧与溢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穿过蓄水层并与外部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地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流去污型雨水花园,利用不同介质的组合,提高了雨水的排放速率,相较于传统的雨水花园结构,控流能力和去污能力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控流去污型雨水花园。
背景技术
自从海绵城市提出后,全国掀起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它是一种生物滞留系统,结合了景观设计和污染治理的技术,通过运用不同基质材料和种植植物的方法来减缓雨水径流。根据城市建设中不同项目的立地条件不同,雨水花园的形式与结构也应该有所不同。目前的雨水花园多注重运用植物来去除污染,较少考虑到如何搭配雨水花园的基质材料来增强去污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流量、除污效率高的雨水花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控流去污型雨水花园,所述雨水花园的基围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蓄水层、种植土层和砾石层;
所述雨水花园的基围外的地面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一侧与溢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穿过蓄水层并与外部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地面。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井的另一侧接有市政管道或与地面连通的回用管道。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蓄水层和种植土层之间设有低营养表土层或硬木覆盖层。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种植土层和砾石层之间设有多孔介质层或填料层。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天然填料层和人工填料层,所述天然填料层包括硅沙、粉煤灰、沙和板岩,所述人工填料层包括炉渣、给水厂污泥和管道沉沙。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砾石层内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通过排水管道与集水井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蓄水层与种植土层之间在与基围相接的位置设有消能石笼。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消能石笼内填充有蛭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控流去污型雨水花园,所述雨水花园的基围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蓄水层、种植土层和砾石层,利用不同介质的组合,提高了雨水的排放速率,相较于传统的雨水花园结构,控流能力和去污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流去污型雨水花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流去污型雨水花园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蓄水层; 11-低营养表土层; 12-硬木覆盖层; 13-消能石笼;
2-种植土层; 21-多孔介质层; 22-天然填料层; 23-人工填料层;
3-砾石层; 31-穿孔管;
4-集水井; 41-市政管道; 42-回用管道;
5-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9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向变位伸缩缝
- 下一篇:一种易取放的玻璃试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