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震动止滑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46353.7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2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威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10 | 分类号: | E04H6/10;E01C1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动 滑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震动止滑坡道,涉及地坪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坡道噪音较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混凝土底层,混凝土底层的上方依次铺设有级配碎石层、防滑层和表面养护层,混凝土底层包括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层,下碾压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成排布置有多排凹槽一,上碾压混凝土层的下表面外凸形成有多排卡入凹槽一内的凸条一,且其上表面成排布置有多排凹槽二,级配碎石层的下表面外凸形成有多排卡入凹槽二内的凸条二,防滑层包括环氧树脂层和若干防滑颗粒。本实用新型能提高该坡道的止滑效果,避免轮胎和坡道线接触,从而起到很好的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震动止滑坡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停车场上下坡道等路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普通汽车坡道通常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坡道或石材坡道,抗压性和防滑性都比较差,为了提高防滑性,有的汽车坡道在表面设置锯齿形的防滑槽或防滑棱,但在实际使用时因汽车轮胎滚过防滑槽或防滑棱时会发出较大的噪声,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而且防滑槽和防滑棱都比较容易破损,维护和修理费时费力,影响坡道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无震动止滑坡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震动止滑坡道,包括混凝土底层,所述混凝土底层的上方依次铺设有级配碎石层、防滑层和表面养护层,所述混凝土底层包括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所述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均为倾斜面,所述上碾压混凝土层的坡度大于下碾压混凝土层的坡度,所述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层,所述下碾压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成排布置有多排凹槽一,所述上碾压混凝土层的下表面外凸形成有多排卡入凹槽一内的凸条一,且其上表面成排布置有多排凹槽二,所述级配碎石层的下表面外凸形成有多排卡入凹槽二内的凸条二,所述防滑层包括环氧树脂层和嵌在环氧树脂层上的若干防滑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均为倾斜面,能避免该坡道一次性浇筑过厚而造成内部出现空隙等情况,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更加方便,厚度逐渐增加,能提高该坡道的强度,而且在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一和凸条一,使得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交齿结合,改善层面的摩擦系数和粘聚力,提高混凝土底层的抗滑稳定性能,从而增大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之间的咬合力,避免出现上碾压混凝土层由于自重向下侧移的情况,提高连接固定性,同理上碾压混凝土层和级配碎石层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二和凸条二,能增大上碾压混凝土层和级配碎石层之间的咬合力,进而提高该坡道的牢固性,通过在下碾压混凝土层和上碾压混凝土层之间设置防水卷材层,能起到抵御地下水渗漏的作用,同时设置防滑层,能增大坡道的摩擦系数,使得汽车在坡道上的止滑性能大大增强,且能避免轮胎和坡道线接触,从而提高汽车上下坡时的安全性能,并能减少汽车油耗,而且能吸收汽车轮胎的振动以及降低汽车轮胎与坡道接触时产生的噪声,减震减噪效果明显,增加稳定性和舒适性,通过设置表面养护层,能增强坡道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提高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碾压混凝土层和级配碎石层之间设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碾压混凝土层和级配碎石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级配碎石层具有一定的斜度,可将级配碎石层的受力分解为竖直向下的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通过设置连接钢板,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有一部分作用到连接钢板上,起到分解受力的作用,使得受力减小,也能进一步增强上碾压混凝土层和级配碎石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上碾压混凝土层和级配碎石层之间发生侧移情况,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钢板呈C字形,且连接钢板与凸条二错位分布,所述连接钢板的侧面外凸形成有凸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威装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威装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6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保暖灯芯绒面料
- 下一篇:一种LED明装筒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