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施工专用5G通讯头盔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41165.5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3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许强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2B3/30 | 分类号: | A42B3/30;A42B3/04;A42B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许羽冬 |
| 地址: | 510627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施工 专用 通讯 头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施工专用5G通讯头盔,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帽壳及位于帽壳内侧的帽箍,帽箍的侧面连接有用于固定穿戴的下颚带,帽壳的外侧边连接有帽檐,且帽壳的前表面位于帽檐的上端位置处安装有照明灯,帽壳的前表面位于照明灯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红外激光发射器。本设计在头盔上加设高清摄像头,可对工作的内容进行实时拍摄存储,利用红外线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光束对摄像头拍摄的范围进行定位辅助,便于工作人员拍摄,同时利用无线网络模块和远程传输模块,方便工作人员通过5G网络连接上传拍摄内容,也方便后台进行远程实时监督巡查,本设计不仅结构新颖,成本低,效率高,而且实施远程督巡,续航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施工专用5G通讯头盔。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越来越规范,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也要求越来越严格,安全头盔就是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对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提供了安全保障,本设计就是一种工程施工专用5G通讯头盔。
目前市场上各个工程施工工地内,工作人员所佩戴的安全头盔都是比较简捷,功能单一,仅仅只是保护头部不受伤害,而且一些督巡工作人员对现场勘察时,都会佩戴摄像机或手机进行拍摄,这样会导致督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每个地方、每个细节都需要拍照、录视频,而且在夜晚工作时,更是需要照明灯进行照射才能提高拍摄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传统的安全头盔的帽壳与帽箍之间采用卡扣连接,重物砸到帽壳上时,也会对头部造成冲击,进而会损伤到工作人员的头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工程施工专用5G通讯头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施工专用5G通讯头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施工专用5G通讯头盔,包括帽壳及位于帽壳内侧的帽箍,所述帽箍的侧面连接有用于固定穿戴的下颚带,所述帽壳的外侧边连接有帽檐,且帽壳的前表面位于帽檐的上端位置处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帽壳的前表面位于照明灯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红外激光发射器,且照明灯与红外激光发射器之间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照明灯、红外激光发射器和摄像头三者在同一竖直水平线上,所述帽壳的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帽壳的两侧对应安装有两个太阳能板,所述帽壳的内部位于帽箍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储存腔,且帽壳的内侧与帽箍的外侧之间连接有弹簧圈,且帽壳与帽箍之间通过弹簧圈固定连接,所述储存腔的内部安装有无线网络模块,且储存腔的内部靠近无线网络模块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远程传输模块,所述远程传输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摄像头拍摄内容的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改变太阳能板输送电压的逆变器,且储存模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摄像头拍摄内容进行处理的处理器,所述逆变器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储存太阳能板输送的电量的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颚带的下端设置有调节阀,且下颚带的上端设置有卡扣,所述下颚带与帽箍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头的对焦范围大于0.5m,且摄像头的摄像角度为75°超大广角,所述摄像头的夜视距离在10m内,所述帽壳的整体重量为600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的连续待机时间大于25h,且红外激光发射器的连续摄录工作时间大于8h,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的发射角度与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存模块的储存容量采用标配32G或64GB内存,所述蓄电池为一种高性能聚合物可拆换的锂电池,且蓄电池的容量为3000mAh。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包括wifi网络、4G/5G网络、北斗定位和蓝牙,且无线网络模块内部置有北斗定位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1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处理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夹持长物机器人的夹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