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牵引切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1596.3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1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亚冰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001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牵引 切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牵引切除器,包括底座、轴承和第二紧固螺丝;所述底座顶端面左侧方中间部位焊接有一根所述圆管,且圆管顶端左侧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圆柱凸起。医护人员启动负压吸引器,广口罩部位形成负压,从而吸附住肿瘤,这时医护人员通过手柄转动圆盘,从而带动丝杆一同转动,丝杆螺母,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连接杆的直线运动,进而连接杆带动套管运动,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牵引,且因丝杆旋转速度便于控制,进而避免连接杆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速度忽快忽慢的情况,以此解决了原有脑肿瘤牵引切除器负压牵引结构简单,容易在抽拉过程中因抽拉力度忽大忽小出现肿瘤破裂情况,增加了手术风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肿瘤牵引切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脑肿瘤切除手术中,需要先将脑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再进行脑肿瘤切除手术。医疗实践中多采用牵拉的方式将脑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
现有技术中,脑肿瘤牵引切除器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负压牵引结构简单,容易在抽拉过程中因抽拉力度忽大忽小出现肿瘤破裂情况,增加了手术风险,所以急需一种新型脑肿瘤牵引切除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例如申请号:201820038448.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肿瘤牵引切除器,包括摇把、转盘、滚珠螺母副、丝杆、固定块、金属定型软管、灯筒、凹槽、玻璃片以及LED灯珠,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圆筒体环形侧面前侧,所述丝杆左端装配在固定块右端面,所述丝杆右端装配有转盘,所述转盘右端面安装有摇把,所述滚珠螺母副装配在丝杆环形侧面上,该设计实现了牵拉力度控制的目的,所述金属定型软管安装在圆筒体环形侧面上侧,且金属定型软管左端装配有灯筒,所述凹槽开设在灯筒左端面中间位置,所述LED灯珠装配在凹槽内,所述玻璃片安装在灯筒左端面,该设计增加了辅助照明功能,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牵拉力度可控,具有辅助照明功能。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专利所设计的脑肿瘤牵引切除器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其在使用时存在缺陷,首先圆筒体4位置不固定,其未对圆筒体4进行固定说明,如果圆筒体4是手持方式,其在牵引肿瘤时,捉握圆筒体4的手部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晃动,导致圆筒体4发生或前后、或左右的移动,极易因移动而出现肿瘤破裂情况,存在手术风险。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肿瘤牵引切除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牵引切除器,以解决现上述专利其未对圆筒体进行固定说明,如果圆筒体是手持方式,其在牵引肿瘤时,捉握圆筒体的手部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晃动,导致圆筒体发生或前后、或左右的移动,极易因移动而出现肿瘤破裂情况,存在手术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肿瘤牵引切除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肿瘤牵引切除器,包括底座、万向轮、负压吸引器、负压软管、圆管、第一圆柱凸起、第一螺纹通孔、第一紧固螺丝、圆柱、块状凸起、圆杆、圆球、第一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广口罩、伸缩圆杆、第二圆柱凸起、第二螺纹通孔、球型凹槽、套管、丝杆、丝杆螺母、连接杆、圆盘、手柄、轴承和第二紧固螺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亚冰,未经杨亚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1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盆腔双腔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产后护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