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20008.6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0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苏显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显生 |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4F13/32;F25B1/00;F25B41/00;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9 | 代理人: | 刘丽 |
| 地址: | 06225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安装 空调设备 | ||
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其包括一个冷凝装置,其具有一个设定冷凝容积,包括一个蒸发器、第一截止阀及第二截止阀、一个压缩机、一个冷凝器及一个冷凝风扇。蒸发器具有一个蒸发管路。蒸发管路具有一个蒸发容腔,蒸发容腔能够供低压冷媒流动或为真空状态。冷凝风扇具有一个吹风口,吹风口朝向多个冷凝分管路且向冷凝面送风。通过将蒸发容腔置于真空状态以及多个冷凝分管路的设置。可有效简化空调设备安装时的操作,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可使设备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其可实现快速的现场安装且可高效率运行。
背景技术
在空调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其用于循环制冷的冷媒管路中不能掺杂空气,因此需要在内、外机固定安装时,需在抽取内、外机冷媒管路中的空气后,再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内、外机。从而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行。但空调在现场安装中,通常作业环境复杂,且不便于抽取真空的操作,操作时间长、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其可有效简化空调安装操作,提升安装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其包括一个冷凝装置,其具有一个设定冷凝容积,包括一个蒸发器、第一截止阀及第二截止阀、一个压缩机、一个冷凝器及一个冷凝风扇。蒸发器具有一个蒸发管路。蒸发管路具有一个蒸发容腔,蒸发容腔能够供低压冷媒流动或为真空状态,蒸发管路具有一个流入口及一个流出口且连通蒸发容腔。
第一截止阀及第二截止阀,其每个截止阀均包括一个阀体及一个阀芯。阀体具有一个连通通道,连通通道具有第一连接口及第二连接口。第一截止阀的第一连接口连通流出口且第二连接口为可拆连接结构。第二截止阀的第一连接口连通流入口且第二连接口为可拆连接结构。
阀芯可沿垂直于连通通道的方向滑动的设置于阀体,阀芯位于阀体内的一端为截止端,截止端能够阻断连通通道,阀芯的另一端为操作端,操作端能够从阀体内伸出。压缩机具有一个吸气口及一个排气口,吸气口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截止阀的第二连接口。
冷凝器其包括,一个冷凝输入管、一个冷凝输出管和多个冷凝分管路。冷凝输入管具有一个输入容腔,冷凝输入管形成一个冷媒入口,冷媒入口与输入容腔连通,输入容腔与排气口连通。冷凝输出管具有一个输出容腔,冷凝输入管形成一个冷媒出口,冷媒出口与输出容腔连通,输出容腔可拆卸的连接第二截止阀的第二连接口,以使输出容腔与蒸发容腔连通。
多个冷凝分管路每个冷凝分管路均具有一个分路进口及一个分路出口,每个冷凝分管路的分路进口连通冷凝输入管的输入容腔,每个冷凝分管路的分路出口连通冷凝输出管的输出容腔。其中,输入容腔、输出容腔及多个冷凝分管路的容腔体积和根据设定增量大于设定冷凝容积。冷凝风扇具有一个吹风口,吹风口朝向多个冷凝分管路且向冷凝面送风。通过将蒸发容腔置于真空状态以及多个冷凝分管路的设置。可有效简化空调设备安装时的操作,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可使设备稳定运行。
在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多个冷凝分管路中的每个冷凝分管路在一个平面上迂回排列形成一个冷凝面,冷凝面具有第一延伸方向,冷凝面上的冷凝分管路沿第一延伸方向平行排布。多个冷凝分管路的多个冷凝面沿第二延伸方向根据设定间隔平行设置。从而增加空调的制冷能力。
在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多个冷凝分管路中的每个冷凝分管路中包括垂直或倾斜于冷凝面迂回设置的冷凝分管路。从而增加空调的制冷能力。
在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多个冷凝面中平行排布的冷凝分管路沿第二延伸方向交错设置。实现快速冷凝,提高制冷效率。
在可快速安装的空调设备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冷凝输入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且平行于冷凝面。冷凝输出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且平行于冷凝面。从而节约设备的占用空间,增加设置整体结构的紧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显生,未经苏显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0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