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切膜机的切刀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67453.0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8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思富智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周高 |
| 地址: | 2153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切膜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切膜机的切刀结构,主支架顶面下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双轴气缸,双轴气缸后端面上设置有螺母,主支架的顶部中心设置有调节轴,调节轴为丝杆,丝杆的顶部通过位置显示装置与调节手轮连接;丝杆的下部与双轴气缸后端面的螺母旋合;固定板为T型结构,其中T型结构的横板与双轴气缸的活塞端连接,T型结构的横板顶面设置有切刀板;T型结构的竖板后端面底部设置有台阶形状的缺口,缺口内设置有摆臂,摆臂的一端设置有切刀拉轴,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盘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切刀收回;双轴气缸推动圆盘刀向下运动时,由于有拉簧的作用,当圆盘刀碰到膜后的玻璃时,拉簧拉动摆臂弹起,从而解决了切刀刮伤玻璃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膜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切膜机的切刀结构。
背景技术
切膜机,是按照给定尺寸大小,对膜进行裁切的机器。
当玻璃覆膜后,通常采用人工或切膜机切膜,采用人工切膜存在切膜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刀片容易割伤操作工人的技术缺陷;而采用切膜机切刀结构,如图1所示,固定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固定导轨2的另一端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固定导轨4、丝杆6,固定导轨4和丝杆6上设置有切刀5;电机1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丝杆6上安装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齿轮组3,电机1通过齿轮组3带动丝杆6转动,切刀5随着丝杆6的转动在固定导轨4上移动到所需位置,对玻璃上的膜7进行切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切刀无法收回,在移动时容易刮伤玻璃表面,划刀痕迹的存在影响玻璃表面美观,玻璃产品质量差。
如何设计一种卧式切膜机的切刀结构,如何减少切刀对玻璃表面的刮伤,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切膜机的切刀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切刀无法收回,在移动时容易刮伤玻璃表面,划刀痕迹的存在影响玻璃表面美观,玻璃产品质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切膜机的切刀结构,包括主支架、固定板,所述的主支架顶面下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双轴气缸,双轴气缸后端面上设置有螺母,双轴气缸的活塞杆向下布置;
主支架的顶部中心设置有调节轴,调节轴为丝杆,丝杆的顶部通过位置显示装置与调节手轮连接;丝杆的下部与双轴气缸后端面的螺母旋合;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手轮,通过丝杆带动双轴气缸移动,通过位置显示装置进行精准的调节移动距离,实现了切刀收回;
固定板为T型结构,其中T型结构的横板与双轴气缸的活塞端连接,T型结构的横板顶面设置有切刀板;T型结构的竖板后端面底部设置有台阶形状的缺口,缺口内设置有摆臂,摆臂的一端设置有切刀拉轴,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盘刀;
切刀板的右端设置有悬挑板,悬挑板上设置有切刀固定轴;
切刀固定轴与切刀拉轴之间设置有拉簧,切刀拉轴能通过拉簧拉动摆臂;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双轴气缸推动圆盘刀向下运动时,由于有拉簧的作用,当圆盘刀碰到膜后的玻璃时,拉簧拉动摆臂弹起,从而解决了切刀刮伤玻璃的现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摆臂为夹角为钝角的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中部通过第一固定轴安装在固定板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圆盘刀安装在摆臂另一端的前方,圆盘刀通过第二固定轴安装在固定板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摆臂与固定板的缺口之间留有活动间距。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位置显示装置能通过丝杆的转动圈数显示双轴气缸的移动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思富智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创思富智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7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静电PP吸塑盘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转印中油雾吸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