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65662.1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7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平;顾远;柴艳鹏;申亮星;刘永飞;李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5B19/042;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071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开关 输入 自动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待测电子线路板,还包括:上位机、中央处理器、继电器开出模块和开入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依次与所述继电器开出模块、所述待测电子线路板、所述开入采集模块连接,同时所述开入采集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提高了电子线路板调试效率,节省了调试测试时间;增加了自动扫描二维码板件编号功能;增加了电脑操作后台自动记录测试板件信息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涉及电气与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的工厂内,电子线路板在焊接完成后需要批量检测。对于带有开关量的电子线路板,往往需要人工逐一点测,然后测量输出侧电平。然而,现在采用的人工检测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这种人工检测方式费时费力,效率很低。
2、测量结果不能自动保存,不适合产线自动检测。
3、带有二维码型编号的电子线路板不能人工识别。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率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提高了电子线路板调试效率,节省了调试测试时间;增加了自动扫描二维码板件编号功能;增加了电脑操作后台自动记录测试板件信息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待测电子线路板,还包括:上位机、中央处理器、继电器开出模块和开入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依次与所述继电器开出模块、所述待测电子线路板、所述开入采集模块连接,同时所述开入采集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其中,中央处理器采用32位嵌入式中央处理器STM32F107VCT6。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中,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RS232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进一步,RS232通讯模块完成中央处理器与电脑操作台之间的双向信息通讯。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中,所述继电器开出模块至少包括1路输出,具体的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并联;所述中央处理器的通用IO脚依次与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串联。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中,所述开入采集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待测电子线路板的被测电压信号依次通过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第四电阻。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中,还包括:二维码扫描模块;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将所述待测电子线路板上印有电路板信息传递给所述中央处理器,其中二维码扫描模块采用WDI2010嵌入式二维码扫描模块。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中,所述电路板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检测路数、测试时间、启停测试、结果记录。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将电路板信息上传到上位机。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电路板开关量输入自动检测装置中,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UcosII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5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尘剂加工用混合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北斗和5G技术的探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