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立式泵站用出水扩散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63821.4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高慧;陈晔;钱军;朱泉荣;王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立式 泵站 出水 扩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双向立式泵站用出水扩散结构,包括消旋室、出水扩散喇叭管、后导水锥、箱涵出水室;消旋室进口与叶轮贯通连接,消旋室出口与出水扩散喇叭管贯通连接,且消旋室内包括导叶毂以及固定于导叶毂上的导叶片;所述后导水锥设置于箱涵出水室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出水扩散喇叭管以及部分的消旋室置于箱涵出水室内,且出水扩散喇叭管的出水口面向箱涵出水室的顶部内壁,后导水锥延伸于出水扩散喇叭管内,且后导水锥顺水流方向进口与导叶毂相连接固定;所述箱涵出水室与出水流道衔接贯通;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提高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效率的目的,可为双向流道泵站的新建和更新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调整出水流态的双向立式泵站用出水扩散结构,尤其涉及出水扩散喇叭管和后导水锥等出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出水流道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水流在流入出水池的过程中更好地转向和扩散,在不发生脱流或旋涡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回收动能。双向流道泵站具有工程投资小、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安装检修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双向流道泵装置水力损失主要集中于泵装置出水结构部分,实际运行时出水流道内部流态紊乱,易使泵轴受到不平衡径向力的作用,不仅引起泵轴及系统的振动,还会导致轴承及填料密封的偏磨,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泵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一种调整出水流态的双向立式泵站用出水扩散结构,对出水扩散喇叭管和后导水锥等出水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设计,调整出水扩散喇叭管逆水侧、出水流道顺水侧等关键部位的水流流态,减小旋涡的范围及强度,最大程度地减小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为同类泵站双向出水流道的选型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对整个泵装置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双向出水流道,主要的水力损失集中于出水扩散喇叭管和后导水锥之间水流的扩散损失以及出水扩散喇叭管出口损失,为进一步调整出水流道关键部位易出现的旋涡等不良流态,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一种双向立式泵站用出水扩散结构,最优化匹配出水扩散喇叭管出口直径及高度,并通过改进设计的后导水锥进一步调整出水流态,减小出水流道水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立式泵站用出水扩散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消旋室、出水扩散喇叭管、后导水锥、箱涵出水室;
所述消旋室进口与叶轮贯通连接,消旋室出口与出水扩散喇叭管贯通连接,且消旋室内设有导叶毂以及固定于导叶毂上的导叶片;所述后导水锥设置于箱涵出水室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出水扩散喇叭管以及部分的消旋室置于箱涵出水室内,且出水扩散喇叭管的出水口面向箱涵出水室的顶部内壁,后导水锥延伸于出水扩散喇叭管内,且后导水锥顺水流方向进口与导叶毂相连接固定;所述箱涵出水室与出水流道衔接贯通;
所述消旋室采用圆台扩散段,扩散角为3°,消旋室进口直径与叶轮直径相同,消旋室出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1.05倍;
所述出水扩散喇叭管的进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1.05倍,出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1.65倍,高度为叶轮直径的0.56倍;
所述后导水锥顺水流方向进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0.3倍,后导水锥顺水流方向出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1.72倍,后导水锥高度为叶轮直径的0.93倍。
所述导叶片的数量为5片。
所述消旋室、后导水锥、箱涵出水室均采用金属制作。
所述后导水锥母线采用四分之一的圆弧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3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纸杯包装机的下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版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