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箱预制配块及其加工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35967.8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稳榜;何海英;张传浩;何强;柳健;朱建平;史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1/39 | 分类号: | E04C1/39;B28B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黄照倩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及其 加工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电箱预制配块及其加工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电箱预制配块包括用于放置电器件的容纳槽、用于供预埋线管穿过的穿线缺口、具有预制混凝土垫块以对钢筋网片进行支撑定位,可在电箱施工时直接将开关等电器件安装在容纳槽内,无需使用电箱,而且无需剔凿洞口,不会因此而产生粉尘和噪音污染,也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模具使用方便快捷,脱模顺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箱预制配块及其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的室内填充墙多为砌体结构,砌体工程采用精确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强弱电箱洞口若在砌筑过程中进行留置,其自身尺寸不大,但却需要搁置过梁,十分不便。若不预留洞口,则强弱电箱的洞口往往需要等到砌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使用刀、斧、冲击钻等工具将强弱电箱的洞口凿出来,然后将装有开关等电器的电箱装入剔凿后的洞口中,将墙体上、下侧的电线与电箱内的电器件连接。这种方法不仅会扰动已经砌筑好的砌体结构,影响墙体质量,而且剔凿过程中还会产生建筑垃圾,这些新增加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清理,剔凿过程中还会产生粉尘而污染环境。总之,传统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会破坏砌体结构整体稳定性;2、作为砌块的加气块浪费比较严重;3、灰线成型粗细宽窄不均匀、效果不好;4、污染周边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箱预制配块,以便在电箱安装施工时替代电箱,不仅不用剔凿洞口而导致产生粉尘和噪声污染、产生垃圾的问题,而且能够一次施工并替换掉电箱的外壳,可十分方便快捷的将电器件放入该电箱预制配块中并实现与线管的快速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上述电箱预制配块的电箱预制配块用加工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电箱预制配块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电箱预制配块包括矩形钢筋混凝土本体,矩形钢筋混凝土本体的一侧具有用于在施工后放置原电箱内的电器件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上、下侧壁上设有用于供预埋线管穿过的穿线缺口,矩形钢筋混凝土本体包括位于混凝土内部中间层的钢筋网片以及位于钢筋网片的朝向开口端的一侧的预制混凝土垫块,预制混凝土垫块的外表面与对应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本体的外表面平齐,预制混凝土垫块与钢筋网片之间为浇筑后冷凝的混凝土,矩形钢筋混凝土本体的开口侧还可拆连接有防护盖板,矩形钢筋混凝土本体的开口侧的外端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防护盖板连接的连接结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连接结构为预留在矩形钢筋混凝土本体的开口侧的外端面内的螺纹管。预留螺纹管可在后续安装防护盖板时直接通过螺栓旋入螺纹管中即可实现快速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容纳槽为内小外大的锥形槽。由于电箱预制配块在墙体内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容纳槽内小外大的结构可确保起主要承载作用的后部的厚度较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穿线缺口为梯形缺口。在保证能够方便穿线的同时尽可能不影响电箱预制配块的结构强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箱预制配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箱预制配块的结构设计使得可以在施工时无须对墙体进行剔凿、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和粉尘污染,由于使用电箱预制配块填充在电箱的位置,无须考虑预留孔洞问题,墙体砌筑后预留线管从电箱预制配块的穿线缺口中穿过后与期内的开关等电器件连接,然后通过防护盖板盖设在电箱预制配块的开口端处并与连接结构连接即可,从而替代了传统的电箱的壳体,无须使用电箱壳体,可直接将电箱内的电器件放置在电箱预制配块内,并通过预留的缺口与预留线管连接即可;在砌筑过程中采用预制混凝土强弱电箱配块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了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砌体结构免抹灰的施工要求;而且由于不用剔槽洞口,可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节约剔凿用水和用电;该工法能达到节约材料、保护环境的目的,具有成型效果好、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5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