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92858.9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严泽腾;梁骥;武洲;朱黎;陈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江苏朗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K11/02 | 分类号: | A47K11/02;A47K13/02;A47K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水冲 蹲坐 体式 | ||
1.一种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蹲便平台(1)顶部可开启的坐便器(2),所述坐便器(2)完全开启时,与蹲便平台(1)的夹角为100~110°;所述蹲便平台(1)为一体成型的方形板状结构,在该蹲便平台(1)顶部中央开有排泄入口(11),且该排泄入口(11)向下方延伸形成侧壁(12),并在该侧壁底部形成排泄出口(13),排泄出口(13)外围设有化粪池套管接口(10);所述排泄入口(11)前端的蹲便平台(1)顶部向上延伸形成挡尿沿(14);所述坐便器(2)包括位于坐便器本体(21)顶部可开启的坐便圈(22)和坐便盖(23),通过坐便圈(22)和坐便盖(23)底部的凸起结构使得坐便圈(22)和坐便盖(23)与坐便器本体(21)处于同步开启状态;所述坐便器本体(21)为由外壳体(211)和内壳体(212)拼接构成的中空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圈(22)通过位于其落污口底部的凸起结构同坐便器本体(21)顶部入口内侧形成卡扣配合;所述坐便盖(23)通过其底部的凸起结构同坐便圈(22)的落污口内侧形成卡扣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平台(1)的后端顶部设有与所述坐便器本体(21)形成转动连接的转轴安装台(18)及位于该转轴安装台(18)内的转轴(16);所述转轴安装台(18)内设有阻尼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蹲便平台(1)的排泄出口(13)的前端侧壁(12)上设有碗状的尿液收集口(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液收集口(17)位于所述蹲便平台(1)的侧壁(12)中部最低点、且距离所述排泄出口(13)前端20~60mm处;所述尿液收集口(17)的直径为20~50mm;所述尿液收集口(17)底部设有用于防止异物掉入的滤网或密封阀(1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平台(1)顶部的外侧设有一圈凸起,且该蹲便平台(1)顶面以1~3%的坡度向排泄入口(11)倾斜;所述蹲便平台(1)顶面设有定位防滑条(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本体(21)中,外壳体(211)和内壳体(212)间的拼接缝分别位于两者的顶部和底部,并在底部拼接缝(214)的左右两侧形成内嵌式把手(218);所述内壳体(212)前端底部设有向下的凸起结构作为坐便器(2)的定位舌(219),所述内壳体(212)的底部设有用于嵌入缓冲密封圈(216)的卡槽(217),所述缓冲密封圈(216)与蹲便平台(1)的排泄入口边缘相接触;所述坐便器本体(21)的整体高度为150~2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11)的顶部后端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挡块(215),该限位挡块(215)的高度为20~60mm;所述外壳体(211)后端侧壁上固定有缓冲橡胶垫(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圈(22)和坐便盖(23)均采用发泡聚丙烯制成;所述坐便器本体(21)采用聚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注塑成型;所述蹲便平台(1)采用聚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注塑成型,或采用SMC复合材料模压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水冲蹲坐一体式便器,其特征在于,该便器还包括位于所述蹲便平台(1)底部且与该蹲便平台(1)相配合的底座(3),该底座(3)内部设有加劲肋,底座(3)与蹲便平台(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底座(3)的底部通过一圈固定槽(32)固定于地面;所述蹲便平台(1)和底座(3)前端侧壁对称设有局部凹陷(31),用于容纳脚部;所述底座(3)的高度为100~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江苏朗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江苏朗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8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护理专用拐杖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金刚线切割的断线压棒挽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