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65122.2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3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周国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毅 |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5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陈晨 |
| 地址: | 41043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灶具 燃烧 | ||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包括喷嘴组装体、引射管、炉座、火盖组件,所述喷嘴组装体与引射管的进气端可拆卸连接,喷嘴组装体包括喷嘴、风门调节片、喷嘴弹簧、喷嘴支架,喷嘴支架上设有喷嘴安装孔,喷嘴的出气端依次穿过喷嘴弹簧、风门调节片中心通孔后旋入喷嘴安装孔内,喷嘴的出气端通过喷嘴支架的喷嘴安装孔与引射管的进气端连通,喷嘴支架上设有与风门调节片上的进风孔相适配的进风孔,喷嘴支架上设有与风门调节片上的阻风片相适配的阻风板,喷嘴支架上的阻风板盖于引射管的进气端端面上,引射管的出气端与炉座的进气端连通,炉座的出气端与火盖组件的分火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具与集成灶行业中,现有燃烧器在装配整机时需先将喷嘴装配于引射管上实现对喷嘴的支撑,在喷嘴有支撑的前提下,再将喷嘴的进气端连接分支气管的出气端才能确保喷嘴不晃动,实现喷嘴的进气端与分支气管的出气端的稳固连接,分支气管的进气端通过阀门连接进气主管的出气端。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检测气密性的方式,一种是明火扫描,即有漏气的部位即被点燃;另一种是采用气密性测漏仪。采用明火扫描方式时,可实现从进气主管的进气端至喷嘴的出气端之间的气密性检测,但是此种操作方式对检验人员要求高,明火易反扑至操作人员身上,安全性较差,燃烧的温度和烟气对操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气密性测漏仪时,将气密性测漏仪接于进气主管的进气端,再将阀门进行关闭,气密性测漏仪仅能对进气主管的进气端至阀门之间的线路进行气密性检测,且如前所述现有燃烧器在装配整机时需先将喷嘴装配于引射管上实现对喷嘴的支撑,因而无法对喷嘴的出气端进行封堵,故无法实现对阀门至分支气管的出气端、甚至喷嘴的出气端之间的线路进行气密性检测,安全性能低,一致性和可靠性相对不稳定;采用气密性测漏仪时,倘若将阀门开启,若不能将喷嘴出气端进行封闭,则无法达到检测要求压力,气密性测漏仪将无法进行检测。
传统的灶具风门调节位置开口都很大,同时也无限位结构,风门片易进入到灶具内部,造成后续调节风门不便,同时其调节的把手漏出底壳较多,所安装的灶具在清洁或拿放物件时,易将风门碰动,会对后续的使用产生影响,同时由于调节孔位置很大,手指易进入,造成有伤手的现象,还有就是孔开大后,虫、鼠易进入,安全性能低,对燃气灶具内部的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传统灶具的燃烧器中心火一般较外环火盖高,造成在使用尖底锅时,锅底易碰到中心火盖上部,造成有些锅无法使用。
传统灶具的燃烧器一般无隔热板安装结构,在有异常回火时,高温易造成灶具非金属面板炸裂。
因为燃烧器是燃气灶具的核心零部件,燃烧器设计的优劣对整机的质量及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以上种种原因就是燃烧器结构设计不合理所造成。当前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的细节工艺、稳定性、安全性的考虑更多,当燃烧器的创新结构持续升级时,以更好的产品面对消费都,对燃气具行业的发展将起到积级的推动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毅,未经陈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5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密封条的挤出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轮毂贴纸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