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织品尺寸变化率测定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64987.7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1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董兰兰;彭湘洲;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众视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02;G01D5/04;G01N3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25 北京市门头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变化率 尺寸测量装置 无线接收装置 自动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 实际测量 位移量 测量 无线数据收发 旋转编码器 测定系统 方式获取 工作效率 实时显示 手动记录 无线通信 预设标准 标称 纺织品 存储 评定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品尺寸变化率测定系统,包括尺寸测量装置、无线接收装置及尺寸变化率自动测试系统;所述尺寸测量装置通过所述无线接收装置与所述尺寸变化率自动测试系统进行无线通信;所述尺寸测量装置采用旋转编码器方式获取位移量,基于所述位移量得出实际测量值进行实时显示,并通过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将所述实际测量值传输至所述尺寸变化率自动测试系统,经过计算得出试样的尺寸变化率,并根据预设标准,自动进行标称等级的评定。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测量精度,既满足了标准中对测量工具的要求,又便于操作。无线数据收发,节省了手动记录数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人为计算的误差,也便于数据的存储、回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品尺寸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品尺寸变化率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品因水洗、干洗、水浸渍或汽蒸等处理程序会引起尺寸变化,对此尺寸变化的测定,是纺织品物理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衣片尺寸的准确、服装尺寸的稳定和服装的造型及稳定性。
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规定的测量原理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在每个试样上作数对标记点,分别在规定处理程序(采用GB/T 8629、GB/T8631、GB/T19981、ISO15797或FZ/T 20021规定的程序对试样进行处理)的前后测量每对标记点之间的距离。纺织品的尺寸变化测量包括织物、服装、平面纺织制品,标准里分别规定了测量方法。
目前在进行此项测试时,大部分的实验人员均是使用测量工具(直尺、钢卷尺或玻璃纤维卷尺,精度为1mm),将试样放于测量台上,进行手动测量,并人为记录测量数据。然后再根据标准中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尺寸变化百分率。尺寸变化百分率:
式中:
D——尺寸变化率,%;
x0——试样的初始尺寸,单位为毫米(mm);
xt——试样处理后的尺寸,单位为毫米(mm)。
计算尺寸变化百分率后,再根据试样类型,进行人工评级。此过程中记录数据、数据计算、评级都需要消耗人力资源,而且测量精度仅为1mm。
现有技术中,有的实现了数据自动计算尺寸变化率,但是需要人工把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有的仪器实现了纺织品面料洗前洗后尺寸的自动测量,但是由于设计原理问题,致使在测量服装或特殊纺织品上使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品尺寸变化率测定系统,以提高测量精度、实现测量数据的无线发送,通过计算机接收数据进行尺寸变化率计算并自动评级,并且使操作上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品尺寸变化率测定系统,包括尺寸测量装置、无线接收装置及尺寸变化率自动测试系统;尺寸测量装置通过无线接收装置与尺寸变化率自动测试系统进行无线通信;
尺寸测量装置采用旋转编码器方式获取位移量,基于位移量得出实际测量值进行实时显示,并通过无线接收装置将实际测量值传输至尺寸变化率自动测试系统,经过计算得出试样的尺寸变化率,并根据预设标准,自动进行标称等级的评定。
进一步地,尺寸测量装置包括增量型旋转编码器、连接齿轮、尺带、卡扣、显示屏、单片机及无线模块;
增量型旋转编码器轴上连接有连接齿轮,尺带的内周为齿状结构,连接齿轮与尺带内周啮合,尺带两端设有卡扣;
单片机与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显示屏及无线模块连接,用于获取增量型旋转编码器采集的位移量进行处理得到实际测量值,通过显示屏显示实际测量值,并通过无线模块将实际测量值无线传输至纺织品尺寸变化率测定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众视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众视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4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