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硅铝合金生产用原材料夹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58401.6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6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余水金;汪天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9/02 | 分类号: | B25J9/02;B25J9/10;B25J15/02;C22C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生产 原材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硅铝合金生产用原材料夹取装置,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的外壁安装有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的顶端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滑动构件的底端安装有夹取装置。该高硅铝合金生产用原材料夹取装置,通过框架、支板、滚轮、齿轮、第一转杆和轴承的配合,达到了在夹取时进行左右移动,方便夹取工作,通过电机、第二转杆、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的配合,达到了可以驱动滑动构件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液压杆、套管、定块、第一销轴、电动推杆、第二销轴和支杆的配合,达到了可以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进行夹取工作,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配合,达到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原材料进行夹取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硅铝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硅铝合金生产用原材料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高硅铝合金密度在2.3~4.7 g/cm3之间,热膨胀系数(CTE)在7-20ppm/℃ 之间,提高硅含量可使合金材料的密度及热膨胀系数显著降低,同时,高硅铝合金还具有热导性能好,比强度和刚度较高,与金、银、铜、镍的镀覆性能好,与基材可焊,易于精密机加工等优越性能,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电子封装材料, 特别是在航天航空、空间技术和便携式电子器件等高技术领域,高硅铝合金(AlSi)是由硅和铝组成的二元合金,是一种金属基热管理复合材料,现有的高硅铝合金生产用原材料夹取装置,在工作时无法做到左右移动进行夹取工作,同时无法做到对不同大小的原材料进行夹紧,导致夹紧效果不好,减少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硅铝合金生产用原材料夹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硅铝合金生产用原材料夹取装置,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的外壁安装有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的顶端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滑动构件的底端安装有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的底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通过第三销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撑块、支块、横板和卡齿,所述撑块的内侧固接有支块,所述支块之间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固接有卡齿。
优选的,所述撑块和支块均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构件包括框架、支板、滚轮、齿轮、第一转杆和轴承,所述框架的内部顶端左右两次均固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框架的内部底端左右两次均固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卡齿啮合相连,所述框架与横板套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第二转杆、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电机的右侧固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右侧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转杆固定相连,所述电机与框架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夹取装置包括液压杆、套管、定块、第一销轴、电动推杆、第二销轴和支杆,所述液压杆的外壁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定块,所述定块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相连,所述液压杆与顶板固定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硅铝合金生产用原材料夹取装置,通过撑块、支块、横板和卡齿的配合,达到了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框架、支板、滚轮、齿轮、第一转杆和轴承的配合,达到了在夹取时进行左右移动,方便夹取工作,通过电机、第二转杆、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的配合,达到了可以驱动滑动构件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液压杆、套管、定块、第一销轴、电动推杆、第二销轴和支杆的配合,达到了可以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进行夹取工作,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配合,达到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原材料进行夹取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泰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8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物剔除装置以及视觉分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竹筒酒研发用持续密封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