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风叶手持式无线吸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46052.6 | 申请日: | 2019-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4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清;卢海群;李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沿途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1/64 | 分类号: | B60S1/64;A47L9/00;A47L9/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风叶 手持 无线 吸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风叶手持式无线吸尘器,属一种小型吸尘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接入所述蓄电池,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还与至少两个叶轮动力连接,且至少两个叶轮均至于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气流通道上;所述进风口的外侧还安装有储尘仓,所述储尘仓上设有入风口。通过在外壳体内增加多个叶轮并同时与电机动力连接,使得电机壳同时带动叶轮转动,从而使两个叶轮的真空度出现叠加,进而增大进风量,有利于提升吸尘器的吸力,且无需增大叶轮尺寸,有利于控制无线吸尘器的整体体积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吸尘器,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多风叶手持式无线吸尘器。
背景技术
无线车载吸尘器以体积小、使用方便逐渐收到广大车主的青睐,但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大多使用电机带动离心风叶转动产生负压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在电机转速极限下和固定尺寸叶轮产生的真空度有限,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真空度只有用更大尺寸的叶轮,进而导致整个产品体积变大,噪音更高,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类吸尘器的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风叶手持式无线吸尘器,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吸尘器产生的真空度有限,要增大吸力不得不增大叶轮尺寸,使产品的整体体积得不到控制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风叶手持式无线吸尘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接入所述蓄电池,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还与至少两个叶轮动力连接,且至少两个叶轮均至于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气流通道上;所述进风口的外侧还安装有储尘仓,所述储尘仓上设有入风口。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延伸至电机的前端与后端,所述叶轮为两个,且两个叶轮分别安装在电机前端与后端的输出轴上,用于由电机带动两个叶轮同向转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储尘仓的内部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置于所述入风口与进风口之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上还安装有手柄体,所述手柄体通过铰链或旋转柱与外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手柄体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上均安装有防回流盖,所述防回流盖设有防回流通道,且所述防回流通道的进风开口的大小,大于出风开口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外壳体内增加多个叶轮并同时与电机动力连接,使得电机可同时带动叶轮转动,使得连个叶轮实现串联作业,从而使两个叶轮的真空度出现叠加,进而增大进风量,有利于提升吸尘器的吸力,且无需增大叶轮尺寸,有利于控制无线吸尘器的整体体积大小,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风叶手持式无线吸尘器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流场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防回流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壳体、2为进风口、3为出风口、4为电机、5为叶轮、6为储尘仓、7为入风口、8为过滤器、9为手柄体、10为防回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沿途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沿途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6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手持终端控制的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机械设备维修用支撑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