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敷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27976.1 | 申请日: | 201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2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霖;李正东;黎川;王新;梁勇;何敏;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敷贴 | ||
本申请涉及高压注射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敷贴,包括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带和第二安装带,所述第二安装带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带上安装有电池,第二安装槽内可拆卸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控制器和警报模块,所述敷贴本体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警报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警报模块的开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敷贴,能及时的对高压注射是否发生外渗进行检测,并在发生外渗后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压注射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敷贴。
背景技术
进行高压注射器辅助静脉注射药物时,经常会发生注射液的血管外渗,血管外渗会造成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特别在进行高压注射对比剂时更易发生对比剂的血管外渗,并由此造成大面积的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痛苦与伤害。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注射液外渗对患者造成的损害,需要对注射液外渗进行检测,以便在发生注射液外渗后能够及时的处理,降低影响;
现有的检测都是直接通过人眼进行观察,由护士或者患者自行发现外渗,但是护士有其他工作要做,有可能不能及时的发现外渗的问题,等发现外渗时,可能已经给患者造成了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意在提供一种敷贴,能及时的对高压注射是否发生外渗进行检测,并在发生外渗后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敷贴,包括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带和第二安装带,所述第二安装带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带上安装有电池,第二安装槽内可拆卸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控制器和警报模块,所述敷贴本体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警报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警报模块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采用敷贴的形式,可以方便用户快速把控制装置安装在自己的手臂上,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对用户的手臂压力进行检测,当发生渗漏时,用户的手臂的压力会快速变大,进而根据手臂的压力的大小判断是否发生渗漏;在发现渗漏问题后及时的发送警报提醒,使相关医护人员尽快处理,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号。
当检测到压力传感器数据异常时,及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号,可以实现远程报警或者远程控制注射设备停止运行,避免高压注射装置在渗漏后持续运行。
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探针,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电池均与探针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与探针连接的触点。
通过探针和触点的结构,实现电路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设有探针孔,所述探针设置在探针孔内,所述探针与探针孔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探针孔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块。
设置弹簧有利于探针和触点接触得更加紧密。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带上设有电池盒,所述电池安装在电池盒内。通过电池盒来安装电池,方便更换和安装电池。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带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电池盒与第一安装槽之间可拆卸连接。
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对电池盒内的电池多次利用,进一步降低敷贴成本。
进一步,所述敷贴本体包括基体层和药包层,所述基体层和药包层之间固定连接。
药包层设置相应的药物,如镇痛、加速伤口愈合或者消炎抗感染等药物,有利于减少患者痛苦或病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7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