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网远传型带电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15675.7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4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宫瑞邦;张陵;张颖;魏伟;陈立新;金铭;王宇晨;安光辉;何丹东;王建;熊嘉城;冯斌;程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0 | 分类号: | G01R31/50;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网远传型 带电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网远传型带电监测装置,其包括电流采集单元和取电线圈,在外壳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纵向安装有电流采集单元和取电线圈,电压采集单元、远距离通信单元、电源单元、定位单元和总控单元均设置在上壳体内部,取电线圈分别与电源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连接,电流采集单元、电源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和定位单元均与总控单元连接,总控单元与远距离通信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能直接安装在线缆上,并在数据采集、线缆实时状态分析后经远距离通信单元发送至远端控制室或移动终端,有利于工作人员随时掌握线路状况,为线路本体感知、主动预测预警、辅助诊断决策及集约运检管控功能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网远传型带电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配网中能进行配网线路电压、电流等参数采集、故障判断等配网线路智能监测的装置多为各种电网传感器,电网传感器虽然能起到线路监测的作用,但结构简单,寿命短,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并且大多不具备远传及定位的能力,同时无法实现数据加密及安全传输,系统数据有被侵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网远传型带电监测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配网带电监测装置存在的不能进行数据远传及定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配网远传型带电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电流采集单元、取电线圈、电压采集单元、远距离通信单元、电源单元、定位单元和总控单元,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扣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在外壳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纵向安装有电流采集单元和取电线圈,电流采集单元和取电线圈上均设有左右贯通的线缆通道,电流采集单元沿横向立面剖切形成上采集半体和下采集半体并且横向剖切面穿过线缆通道,上采集半体和下采集半体分别对应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取电线圈沿横向立面剖切形成上取电半体和下取电半体并且横向剖切面穿过线缆通道,上取电半体和下取电半体分别对应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电压采集单元、远距离通信单元、电源单元、定位单元和总控单元均设置在上壳体内部,取电线圈分别与电源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连接,电流采集单元、电源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和定位单元均与总控单元连接,总控单元与远距离通信单元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总控单元包括处理模块、时钟模块和看门狗模块,时钟模块、看门狗模块、电流采集单元、电源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和定位单元均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远距离通信单元连接。
上述还包括加密单元、人机接口单元和指示灯,加密单元、人机接口单元设置在在上壳体内部,指示灯设置在下壳体上,加密单元、人机接口单元和指示灯均与处理模块连接。
上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储电模块,储电模块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
上述远距离通信单元包括蜂窝通信模块和射频模块。
上述在上壳体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贯通的第一线缆槽,第一线缆槽与上采集半体和上取电半体上的线缆通道相贯通,在下壳体上端面与第一线缆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开口向上且左右贯通的第二线缆槽,第二线缆槽与下采集半体和下取电半体上的线缆通道相贯通,第一线缆槽和第二线缆槽相对形成加紧线缆的线缆孔。
上述还包括线缆紧固组件,线缆紧固组件包括金属卡块、第一紧固螺栓和L形金属卡具,在下壳体第一线缆槽的位置处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在通孔内设置有金属卡具,金属卡具的上端与上壳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在一起,金属卡块坐在金属卡具的底面上,金属卡具底面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紧固螺栓的顶端通过第二通孔与金属卡块的底面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表面均设有铜箔。
上述还包括第二紧固螺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对扣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5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行走平台
- 下一篇:一种吸油棉加工用热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