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Type-C插头全自动组装及检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86265.4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庄展浪;蔡勇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勇前智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18;G01D5/26;B65B35/20 |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机构 传输机构 胶塞 胶芯 卡钩 全自动组装 裁切机构 外壳组装 依次排列 检测机 侧方 返工 料带 装管 插头 不良品 良率 半成品 检测 | ||
一种Type‑C插头全自动组装及检测机,包括:胶芯传输机构、卡钩组装机构、料带裁切机构、外壳组装机构、CCD检测机构、胶塞组装机构和装管机构,胶芯传输机构、CCD检测机构和装管机构从前往后依次排列,卡钩组装机构、料带裁切机构和外壳组装机构都位于胶芯传输机构的侧方并且从前往后依次排列,胶塞组装机构位于CCD检测机构的侧方。上述全自动组装及检测机在胶塞安装之前,可以对半成品的外壳及卡钩安装情况进行检测,对不良品进行返工,大大降低了返工难度,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组装及检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Type-C插头全自动组装及检测机。
背景技术
Type-C插头,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硬件接口规范。新版接口的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在Type-C插头生产过程中,在Pin针装配完成后,还需要将卡钩、外壳和胶塞装配至胶芯(塑胶主体)中,最后还需要将成品装入PVC管中进行存储。
然而,现有的Type-C插头组装设备在卡钩和外壳安装完成后,并未对卡钩和外壳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测,而在胶塞安装完成后,该胶塞难以拆除,导致Type-C插头的返工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Type-C插头全自动组装及检测机,所述全自动组装及检测机包括:胶芯传输机构、卡钩组装机构、料带裁切机构、外壳组装机构、CCD检测机构、胶塞组装机构和装管机构,所述胶芯传输机构、所述CCD检测机构和所述装管机构从前往后依次排列,所述卡钩组装机构、所述料带裁切机构和所述外壳组装机构都位于所述胶芯传输机构的侧方并且从前往后依次排列,所述胶塞组装机构位于所述CCD检测机构的侧方。
进一步,所述胶芯传输机构包括:胶芯振动盘、错位转移器、传输轨道、卡钩组装定位器和外壳组装定位器,所述错位转移器位于所述胶芯振动盘与所述传输轨道之间,所述卡钩组装定位器与所述卡钩组装机构正对,所述外壳组装定位器与所述外壳组装机构正对。
进一步,所述卡钩组装机构包括:料带盘、卡钩传输通道、料带固定器、卡钩装入器和卡钩夹头,所述卡钩传输通道位于所述料带盘与所述卡钩装入器之间,所述料带固定器设置在所述卡钩传输通道上,所述卡钩夹头设置在所述卡钩装入器上,所述卡钩装入器朝向所述胶芯传输机构。
进一步,所述裁切机构包括:裁切夹紧器和裁切剪刀,所述裁切剪刀具有两个相互正对的剪臂,所述裁切剪刀的一个剪臂设置在所述裁切夹紧器上。
进一步,所述外壳组装机构包括:外壳振动盘和外壳装入器,所述外壳振动盘延伸至所述外壳装入器,所述外壳装入器朝向胶芯传输机构。
进一步,所述CCD检测机构包括:多个支撑座、上下料机械手、两个CCD检测器、移除器、返工通道和胶塞组装定位器,多个支撑座呈一排的方式排列,所述上下料机械手位于多个支撑座的上方,两个CCD检测器、返工通道和胶塞组装定位器分别与四个支撑座对齐,两个CCD检测器分别位于多个支撑座的两侧,与所述返工通道对齐的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移除器上,所述胶塞组装定位器与所述胶塞组装机构正对。
进一步,所述胶塞组装机构包括:胶塞振动盘和胶塞装入器,所述胶塞振动盘延伸至所述胶塞装入器,所述胶塞装入器朝向所述CCD检测机构。
进一步,所述装管机构包括:容纳竖槽、卸料板、推进器、平移器和升降限位器,所述容纳竖槽与所述卸料板相互垂直,所述推进器朝向容纳竖槽,所述平移器位于所述容纳竖槽的下端,所述升降限位器位于所述容纳竖槽与所述卸料板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具有上述结构的全自动组装及检测机,在胶塞安装之前,可以对半成品的外壳及卡钩安装情况进行检测,对不良品进行返工,大大降低了返工难度,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勇前智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勇前智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6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子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通信电缆熔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