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梁底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封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69991.5 | 申请日: | 201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3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余龙腾;谢显烽;高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今天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 |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构造 混凝土 浇筑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框架梁底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封堵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构造柱侧面模板,所述构造柱侧面模板固定安装于砌体墙的一侧并位于混凝土梁的下方,所述构造柱侧面模板的前部且接近混凝土梁的顶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构造柱侧面模板之间设置有滑动挡板,所述滑动挡板可相对固定板上下滑动,所述固定板的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侧面板,所述固定侧面板通过其底部设置的活动底板共同形成浇筑槽。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框架梁底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超过5m,在中间应设置构造柱,为确保砌体抗震墙与构造柱、底层框架柱的连接 ,以提高抗侧力砌体墙的变形能力 ,要求施工时先砌墙后浇筑,受空间位置限制,使得构造柱顶部与梁底交接位置混凝土浇筑留有一个缺口,传统的施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只能用人工结合现有装置缓慢填塞或者普通楔形漏斗口浇筑,构造柱顶混凝土无法振捣,紧靠混凝土本身流动性及自重不能保证柱顶混凝土与结构梁接触密实,使得此处混凝土质量得不到保证,或者浪费大量混凝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梁底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封堵装置,保证了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梁底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封堵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构造柱侧面模板,所述构造柱侧面模板固定安装于砌体墙的一侧并位于混凝土梁的下方,所述构造柱侧面模板的前部且接近混凝土梁的顶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构造柱侧面模板之间设置有滑动挡板,所述滑动挡板可相对固定板上下滑动,所述固定板的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侧面板,所述固定侧面板通过其底部设置的活动底板共同形成浇筑槽。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上半部开设有进料封堵口。设置进料封堵口,便于进行口部进料及封堵。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挡板通过滚动轴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滑轨进行上下滑动。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挡板的前部设置有挡板手柄。设置挡板手柄,便于将滑动挡板便携地移动,提高装置的操作便捷效果。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底板的底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活动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侧面板上设置有卡勾,所述活动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勾相配置的卡栓。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侧面板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板。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为三角形钢板。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梁底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封堵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解决了构造柱浇筑过程中梁底浇筑受空间位置影响浇筑困难的问题,避免了混凝土二次浇筑;避免了混凝土因填塞造成的质量缺陷;避免了混凝土后期凿除的浪费;避免二次清理的施工费用产生;大大的节约了二次浇筑施工成本及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梁底构造柱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板和滑动挡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卸料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9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无线变频柜
- 下一篇:一种波峰焊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