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桩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8388.7 | 申请日: | 201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董慧婷 |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设备 | ||
一种充电桩设备,包括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出轴朝上竖轴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竖轴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输出轴经由增强型套接件相连,所述增强型套接件包括一对套环,该一对套环的形状大小都一致,所述竖轴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输出轴都是圆柱状结构且直径大小一样,每个所述套环都包括长方体状板体,所述长方体状板体的四个顶点位置都开有贯通式内丝口,两对内丝口里的壁面上都具有铁磁层。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套接件的一对套环镜像装配之际常发生偏差或歪斜、连接的牢靠性不佳、螺杆相连部位亦常发生晃动这样最终会导致套环晃动而不稳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设备。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建设充电桩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趋势。而为了让充电桩在高原或者戈壁滩地区都能适用,就需要有效的利用风能与太阳能等能源进行供电的新型汽车节能充电桩,这样就推出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58587 U的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包括竖管,竖管上端设有横向的圆板,圆板底部中间与竖管上端轴承活动连接,竖管内部固定安装竖向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出轴朝上,圆板底部中间固定安装竖轴,竖轴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板顶部设有数块第一弧形板,数块第一弧形板以竖管的中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第一弧形板外端面开设弧形孔槽,第一弧形板内凹面开设长条透槽,弧形孔槽内配合设置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内凹面固定安装连接块,连接块位于对应的长条透槽内,连接块与对应的长条透槽内端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与圆板之间通过数个支架固定连接,竖管内底部固定安装蓄电池,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竖管外部固定安装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与蓄电池相连。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所述的圆板顶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扇形凹槽,扇形凹槽位于相邻的两块第一弧形板之间,扇形凹槽内部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所述的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通过稳压器连接,稳压器固定安装在竖管内部。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所述的长条透槽内靠近第一弧形板外端处均固定安装限位块,限位块能与对应的连接块接触配合。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所述的竖管下端外周固定安装数个安装板,安装板顶面开设安装孔。这样的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适合风大、阳光好的高原与戈壁等地区安装使用,通过风力等自然能源给蓄电池充电,然后通过充电模块给使用者的汽车充电,有效的解决了高原与戈壁等地区电网设备不完善而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不方便的问题,使充电桩不必依赖于国家电网,节能环保。由于第一弧形板内凹面与外凸面的风阻系数不同,风力可以给圆板一个旋转力矩,因此风力可以通过数块第一弧形板带动圆板转动,圆板通过竖轴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使用者即可通过充电模块给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模块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横板转动时,第二弧形板受到离心力而从弧形孔槽的外端伸出,多个第二弧形板同时伸出,可以进一步的加大圆板的旋转力矩,提高圆板的转速,从而提高发电机的发电速率,当圆板停转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弧形板为收缩状态,该设计可以减小体积,方便运输与安装工作,结构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而竖轴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输出轴是通过套接件连接的,套接件的两头分别同竖轴的下端和发电机的输出轴的上端相连,套接件通常具有一对套环,该一对形状大小一致的套环经由螺杆连接,在一对套环镜像装配之际,常发生偏差或歪斜,使得连接的牢靠性不佳,另外螺杆相连部位亦常发生晃动这样最终会导致套环晃动而不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8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