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96152.5 | 申请日: | 2019-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3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罗婉丽;王秋芳;朱贺变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罗婉丽 |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药物 流失 雾化器 | ||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包括有雾化杯,所述雾化杯内设置有用于存储药液的储药仓和用于使所述药物雾化的雾化芯,所述雾化杯上设置有与所述储药仓相连通的加药口、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的吸气口和进氧口,且所述雾化杯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加药口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能够向远离所述储药仓的方向打开的止回阀,当患者呼气时,所述止回阀打开、以使患者呼出的气体排出。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的雾化器雾化的药物容易从加药口流出而造成药物流失降低了药物疗效的问题或当加药口被封闭后造成用嘴呼气的病人在使用雾化器时无法顺畅呼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而一些病人在使用现有的雾化器时,只能用嘴吸气或呼气,而现有的雾化器的加药口未被封闭,无论在吸气或呼气时药物均容易从雾化器上方的加药口或出口管处和吸口处同时出雾,而造成药物流失,并且容易造成药物流失50%左右,而作用于气管和肺部的药物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药物疗效,延长了病程,容易误导医生用药判断,同时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增加了病人的住院费用;而若雾化器的加药口被封闭后,容易造成用嘴呼气的病人在使用雾化器时,无法顺畅呼吸。
因此,如何现有的雾化器雾化的药物容易从加药口流出而造成药物流失降低了药物疗效的问题或当加药口被封闭后造成用嘴呼气的病人在使用雾化器时无法顺畅呼吸的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所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其能够解决现有的雾化器雾化的药物容易从加药口流出而造成药物流失降低了药物疗效的问题或当加药口被封闭后造成用嘴呼气的病人在使用雾化器时无法顺畅呼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包括有雾化杯,所述雾化杯内设置有用于存储药液的储药仓和用于使所述药物雾化的雾化芯,所述雾化杯上设置有与所述储药仓相连通的加药口、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的吸气口和进氧口,且所述雾化杯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加药口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能够向远离所述储药仓的方向打开的止回阀,当患者呼气时,所述止回阀打开、以使患者呼出的气体排出。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通孔和能够封闭所述通孔的活瓣,所述活瓣能够向远离所述储药仓的方向打开所述通孔、以形成所述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雾化芯包括用于吸取所述储药仓内的药液的吸药管、与所述进氧口和所述吸药管相贯通的喷嘴和位于所述喷嘴上方的隔片,所述吸药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储药仓的底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喷嘴处、以使所述药液能从所述喷嘴处喷出打到所述隔片上雾化。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三个所述活瓣,三个所述活瓣通过三条棱连接在所述盖体上。
优选地,所述进氧口位于所述雾化杯的底部,且所述进氧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雾化杯的侧壁上,且所述吸气口靠近所述加药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吸气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吸嘴或面罩。
优选地,所述雾化杯外套设有固定手柄。
优选地,所述盖体与所述雾化杯扣接。
优选地,所述活瓣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罗婉丽,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罗婉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6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