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加色纺纱颜色深度并降低色纤用量的包芯色纺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6465.6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7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新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02;D02G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加 纺纱 颜色 深度 降低 用量 包芯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加色纺纱颜色深度并降低色纤用量的包芯色纺纱,其以白色短纤维为芯纱,有色短纤维为皮纱,通过包芯纺纱工艺纺制成为色纺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有色短纤维和白色短纤维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的色纺纱纺纱工艺,本实用新型因为有色纤维集中在纱线的表面,制得的色纺纱的颜色深度更深。同时,也因为有色纤维集中在纱线的表面,相比传统的色纺纱纺纱工艺,要纺成相同颜色深的色纺纱,有色纤维的用量可大大减小,节约大量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加色纺纱颜色深度并降低色纤用量的包芯色纺纱。
背景技术
色纺纱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此类纱线具有色泽和谐、不易褪色、环保等优点,直接针织或机织减少了成本及环境的污染。纺织出来的面料呈现出自然均匀、表面光洁柔和、色泽耐久不褪。
通过调节色纺纱中有色纤维的比例,可以对色纺纱的颜色深度进行调节。
麻灰纱是色纺纱的一种,由黑色和白色纤维混纺而成的,通过控制白色纤维和黑色纤维的含量形成不同色号的麻灰纱,通常色号1的麻灰纱中黑色纤维的含量为15%,白色纤维的含量为85%,色号越大,颜色越深,色号6的麻灰纱中黑色纤维的含量为85%,白色纤维的含量为15%。而黑色纤维是由白色纤维染色而成的,染色是需要成本的,故色号1的麻灰纱相比色号6的麻灰纱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加色纺纱颜色深度并降低色纤用量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加色纺纱颜色深度并降低色纤用量的包芯色纺纱,以白色短纤维为芯纱,有色短纤维为皮纱,通过包芯纺纱工艺纺制而成。
进一步限定,白色短纤维为棉或化纤,有色短纤维为棉纤维。
进一步限定,有色短纤维为靛蓝棉纤维,通过包芯纺纱工艺纺制成为牛仔纱;
或者,有色短纤维为黑色短纤维,通过包芯纺纱工艺纺制成为麻灰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的色纺纱纺纱工艺是将不同颜色的纤维混合充分后纺制成不同颜色深度的色纺纱,
本实用新型的有色纤维集中在纱线的表面,白色芯纱又必定有一定比例露到纱线的表面,通过控制皮纱和芯纱的含量,即可纺成不同颜色的包芯色纺纱。
在有色短纤维和白色短纤维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的色纺纱纺纱工艺,本实用新型因为有色纤维集中在纱线的表面,制得的色纺纱的颜色深度更深。同时,也因为有色纤维集中在纱线的表面,相比传统的色纺纱纺纱工艺,要纺成相同颜色深的色纺纱,有色纤维的用量可大大减小,节约大量的成本。
传统色纺纱纺纱方法中色号1的麻灰纱中黑色棉纤维的用量为15%,而本实用新型中,要纺成色号1的麻灰纱,黑色棉纤维的用量仅需5%左右,传统色纺纱纺纱方法中色号6的麻灰纱中黑色纤维的含量为85%,而本实用新型中仅需60%左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色纺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纱,2.皮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增加色纺纱颜色深度并降低色纤用量的方法,以白色短纤维为芯纱1,有色短纤维为皮纱2,通过包芯纺纱工艺纺制成为色纺纱。
有色纤维集中在纱线的表面,白色芯纱在纺纱时又必定有一定比例以毛羽的形式露到纱线的表面,通过控制皮纱和芯纱的含量,即可纺成不同颜色的包芯色纺纱。白色短纤维为棉或化纤,有色短纤维为棉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新,未经杨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6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档防霉户外运动背包用涤纶面料
- 下一篇:一种城市地下管道辅助修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