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手功能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49434.X | 申请日: | 2019-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8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钱东辉;刘亚莉;邢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亚莉 |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韩晓莉;胡明 |
| 地址: | 461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功能 康复训练 装置 | ||
一种儿童手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瓶盖和瓶体,瓶体分为上瓶体和下瓶体,上瓶体和下瓶体之间活动连接,上瓶体和下瓶体中均放置有小球;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种不同直径的小球,来训练儿童的手指的灵活度,分别用来训练不同的儿童的三指捏物、拇食指捏物和指尖捏物,以及盖瓶盖和拧瓶盖,通过不断的提高儿童手指的灵活度,从而达到儿童手指康复训练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手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调查显示,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了大脑的一半,即左脑,而且许多人左边的力量小于右边,肢体也是左边比右边细小。右脑支配左半身,控制左手运动,反过来,左手、左半身器官的运动也刺激右脑,有意识的调动左手、腿、眼、耳,特别是左手和左手指的运动,对大脑皮层产生良性刺激,是开发右脑的有效方法。所以,特别是对儿童,要多开发鼓励用左手活动,多做左侧肢体运动以帮助刺激右脑。因为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层中都有着相应的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所以锻炼右脑的方法可通过刺激手部来实现。
为了使儿童的手指快速康复,需要对儿童的手指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对儿童手指进行康复训练时,通常是让儿童用手去拿较重的物品进行锻炼,但是此方式较难对儿童的锻炼强度进行调节,如此会降低儿童手指康复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手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儿童手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瓶盖和瓶体,瓶体分为上瓶体和下瓶体,上瓶体和下瓶体之间活动连接,上瓶体和下瓶体中均放置有小球。
所述的上瓶体和下瓶体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上瓶体的下方设置有下凸起,下凸起与上瓶体一体成型,且下凸起的直径小于上瓶体的直径,上瓶体和下瓶体的直径一致。
所述的上瓶体的底部下方设置有下部开口的下凸起,下瓶体的顶部内侧圆周设置有一圈内凸起,所述的下凸起的外壁圆周上设置有外螺纹,内凸起的内壁圆周上设置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
所述的小球分为直径为1cm的小球、直径为0.6cm的小球和直径为0.3cm的小球,这三种直径的小球均至少为一个。
所述的小球3的中心有通孔。
所述的上瓶体中的小球均通过弹性绳与固定座相连接,固定座固定在上瓶体的内部的瓶底。
弹性绳6与小球3连接的一端穿过小球中的通孔,并在另一端打死结,该结的直径大于小球3的通孔的直径,保证小球3不会从弹性绳6中脱离。
所述的固定座至少为三个,均匀设置在上瓶体的底部,且固定座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的顶部中间设置有贯穿半球形结构的通孔,弹性绳穿过该通孔在下凸起的内部打结。
所述的下瓶体中的小球不用弹性绳连接,且下瓶体中有三种不同直径的小球均至少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种不同直径的小球,来训练儿童的手指的灵活度,分别用来训练不同的儿童的三指捏物、拇食指捏物和指尖捏物,以及盖瓶盖和拧瓶盖,通过不断的提高儿童手指的灵活度,从而达到儿童手指康复训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瓶体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瓶体的下部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亚莉,未经刘亚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9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范围广的锤子
- 下一篇:异型销孔镗床主轴头调整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