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用校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21789.8 | 申请日: | 201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2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昌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L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罩壳 标准检测 校验装置 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底部内壁 校验 导气管 检测腔 显示孔 泄压管 余气 蓄电池 密度继电器 侧面内壁 侧面外壁 顶部内壁 顶部外壁 连接机构 螺钉连接 一端设置 出气端 进气管 误操作 有压力 传感器 拔出 泄压 显示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用校验装置,包括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外罩壳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标准检测仪,且外罩壳的顶部外壁开有显示孔,显示孔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标准检测仪的泄压端连接有泄压管,且泄压管的侧面外壁设置有余气检测腔,余气检测腔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标准检测仪的出气端连接有第一导气管,且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继电器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使工作人员能在余气排完后才拔出进气管,提高了校验装置使用的安全性,防止工作人员误操作,进一步的提高了校验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可同时对多个继电器进行校验,方便了操作,提高了校验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度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用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SF6密度继电器是一种监视密封容器漏气的继电器,SF6气体因具有优异的绝缘、灭弧特性和稳定的化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而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和灭弧能力主要取决于SF6气体的密度。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91031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SF6密度继电器校验装置,包括密度继电器本体。上述专利中的一种SF6密度继电器校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该校验装置在校验完毕后,当排出管路中的SF6气体时,工作人员不能精确了解管路中剩余SF6气体的量,继而不能精确的拔出进气管,降低了工作人员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用校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用校验装置,包括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外罩壳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标准检测仪,且外罩壳的顶部外壁开有显示孔,显示孔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标准检测仪的泄压端连接有泄压管,且泄压管的侧面外壁设置有余气检测腔,余气检测腔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标准检测仪的出气端连接有第一导气管,且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继电器连接机构,所述标准检测仪的进气端连接有第二导气管,且第二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气瓶连接机构,第二导气管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进气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管的侧面外壁设置有泄压电磁阀,且泄压管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导气管侧面外壁的出气电磁阀,且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检测端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连接机构包括套接于第一导气管一端的四通管接头,且四通管接头的输出端插接有三个分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的侧面外壁均设置有出气电磁阀,且分流管的一端均连接有检测端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气瓶连接机构包括插接于外罩壳顶部外壁的插壳,且第二导气管插接于插壳的底部外壁,所述插壳的底部内壁设置有进气套,且进气套的侧面外壁插接有插套,插套的顶部外壁插接有进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插套的侧面外壁顶部转动连接有锁紧套,且锁紧套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于插壳的侧面外壁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壳位于插壳两侧的顶部内壁均设置有挡块,且挡块靠近插壳的一侧外壁均通过弹簧连接有金属块,金属块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挡销。
进一步的,所述插壳靠近挡块的侧面外壁均设置有电磁块,且插壳的侧面外壁开有与挡销相对应的挡销孔,插套的侧面外壁开有与挡销相适配的挡销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余气检测腔和压力传感器,在泄压管的侧面设置余气检测腔,在余气检测腔中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泄气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能检测管路中SF6气体的余量,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使工作人员能在余气排完后才拔出进气管,提高了校验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昌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昌鹭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1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核心板老化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风机负载寿命测试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