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灸艾灰接取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16193.9 | 申请日: | 201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3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牟建蛟;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建蛟;王琼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接取 | ||
本实用新型发明在中医针灸领域使用,为一种温针灸艾灰接取钳。主要作用是在温针灸艾柱燃烧尽或治疗中途需要提前取下艾柱、更换艾柱时,使艾灰掉落在接取钳勺状结构中,防止艾灰掉落在患者身上,引起烫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传统疗法温针灸治疗后艾灰的接取工具。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中医的一种常见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始见于东汉时张仲景的《伤寒论》、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温针灸疗效卓著,治疗范围广泛,又是防病保健的一大良法,长期来一直为医家和病家所重视。
此疗法需要在毫针针尾加置艾柱并点燃,治疗中更换艾柱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艾灰掉落,出现艾灰掉落患者身上,甚至烫伤患者。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温针灸治疗过程中艾灰掉落、烫伤患者,本发明提供一种艾灰接取钳,能够有效的防止温针灸治疗中艾柱更换时艾灰的掉落。技术方案:在钳子的末端为可以一分为二的椭圆形勺状结构,钳子闭合时椭圆形勺状结构中间有一圆形小孔,用于通过毫针;勺状结构可以用于盛装温针灸使用后的艾灰。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方便、成本较低;在取下艾灰、更换艾柱时,避免艾灰撒落烫伤患者,避免引起火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勺状结构打开时的构造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专利勺状结构闭合时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左侧为一分为二的椭圆形勺状结构,右侧为钳脚,通过钳脚控制勺状结构的打开与闭合;
在图2中,通过钳脚使左侧勺状结构处于闭合状态,勺状结构中间的孔洞用于通过毫针,勺状结构用于接取艾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建蛟;王琼,未经牟建蛟;王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6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整形用艾灸理疗装置
- 下一篇:柔力球巡回训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