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茶果爆脯烘箱风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40075.4 | 申请日: | 201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8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源;冯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川湾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 地址: | 51730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果爆脯 烘箱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茶果爆脯烘箱风循环系统,包括:热风烘干机,产生干燥热风;箱体,设有放置油茶果的承重滤网,箱体被承重滤网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中设有导风风扇,上层的另一端留有供风流流向下层的导风间隙,下层与第一进风口同侧的一端设有供风流流出的第一出风口;隔道,隔道与热风烘干机通过第二进风口连接将干燥热风无遮挡的吹向第一进风口,隔道连通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使热风循环进入箱体内,隔道设有顺着风向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设有控制第二出风口开闭的风门,用于根据需要开启热风循环。本实用新型针对油茶果的特性设计,热风补偿进入箱体内,提高了烘干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茶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果爆脯烘箱风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纯天然食用油。
茶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采摘的油茶果干燥并使油茶果爆脯(即将果肉和壳分离),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晾晒,通常需要暴晒12天左右,这种方式效率低下,需要占用大面积的晾晒场地,无法形成规模生产。而一般的烘箱,不能简单适用于油茶果,且容量小,烘干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烘干效果好的油茶果爆脯烘箱风循环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茶果爆脯烘箱风循环系统,包括:热风烘干机,产生干燥热风;箱体,设有放置油茶果的承重滤网,所述箱体被所述承重滤网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中设有导风风扇,所述上层的另一端留有供风流流向下层的导风间隙,所述下层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同侧的一端设有供风流流出的第一出风口;隔道,所述隔道与所述热风烘干机通过第二进风口连接将干燥热风无遮挡的吹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隔道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使热风循环进入所述箱体内,所述隔道设有顺着风向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有控制所述第二出风口开闭的风门,用于根据需要开启风循环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方便放置油茶果的出入门,所述出入门上或所述箱体上设有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有湿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有温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设有多个滤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滤网铺设在承重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滤网为铁丝网或钢丝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热风进入箱体后从导风间隙进入下层,上下两面对油茶果进行烘干,带有热量的风流进入隔道后重新通过导风风扇进入上层,形成风循环,热风重新补偿进入箱体内,提高了烘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油茶果爆脯烘箱风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油茶果爆脯烘箱风循环系统的风循环状态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川湾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龙川湾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00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