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及应用其的超级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38380.X | 申请日: | 2019-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6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郎佳星;郝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11/26 | 分类号: | H01G11/26;H01G11/28;H01G11/86;H01G11/84;H01G11/36;H01G11/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金属层 石墨烯 本实用新型 超级电容器 层叠设置 功率性能 激光诱导 嵌合连接 施加压力 对电极 电极 内阻 嵌合 制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泡沫金属层、石墨烯和第二泡沫金属层,其中,石墨烯面积小于第一泡沫金属层面积及第二泡沫金属层面积;第一泡沫金属层与石墨烯、石墨烯与第二泡沫金属层及第一泡沫金属层与第二泡沫金属层之间通过施加压力后嵌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石墨烯转移并嵌合至泡沫金属层的方法实现对电极强化,能够有效降低激光诱导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内阻,提高其功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及应用该电极的超级电容器。
背景技术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利用石墨烯独特的二维结构和出色的物理特性,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柔韧性、力学性能和很大的比表面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力。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剥离法、单晶金属的气相化学沉积法、氧化石墨还原法等,主要依赖于液相组装法,其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制备与应用。目前激光诱导法制备的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制备工艺及设备简单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由于激光诱导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内部蓬松结构,导致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的内阻偏大,因而,使得其在功率性器件的应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还没有能够解决因激光诱导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电极材料内部蓬松结构导致应用其的超级电容器内阻偏大的有效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极及应用该电极的超级电容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诱导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电极材料内部蓬松结构导致其超级电容器内阻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泡沫金属层、石墨烯和第二泡沫金属层;其中,
石墨烯面积小于第一泡沫金属层面积及第二泡沫金属层面积;
第一泡沫金属层与石墨烯、石墨烯与第二泡沫金属层及第一泡沫金属层与第二泡沫金属层之间通过施加压力后嵌合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级电容器,包括上述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是在激光诱导方法制备石墨烯的基础上,通过施加压力将石墨烯由聚合物基底转移至泡沫金属表面,强化石墨烯内部之间的接触,实现了对电极结构的强化。
(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的超级电容器,能够有效地降低采用激光诱导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内阻,提高其功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电极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电极的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中石墨烯转移示意图;
图5是示例4的超级电容器和应用未经过强化的电极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内阻测试数据;
图6是示例4的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数据;
在图5中,Z’表示阻抗实部,Z”表示阻抗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针对激光诱导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电极材料内部蓬松结构导致其超级电容器内阻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泡沫金属进行强化的电极。下面通过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极进行详细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83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