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缸体气密性监测检测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82985.1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3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谢豪;钱日余;吴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淅川减振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顶面 油口 减震器缸体 第一挡板 气密性 固接 绳索 监测检测 连接配合 液压缸 压板 检测 气密性检测 检测装置 传统的 检测台 液压杆 上端 回弹 进油 套接 直板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缸体气密性监测检测台,包括第一直板和第一直筒,所述第一直板的顶面左右两端均固接有第一直筒,所述第一直板的顶面左侧固接有第三直板,所述第一直板的顶面放置有减震器,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面固接有直块,所述直块的上端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左右两端均套接直块。该减震器缸体气密性检测检测台,通过液压缸、液压杆、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一压板的连接配合,使液压缸通过控制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的进油顺序来使第一压板,挤压减震器,然后查看减震器回弹的高度来检测减震器气密性,解决了减震器检测较为麻烦的问题,通过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和绳索的连接配合,解决了传统的检测装置一次只能对一个进行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器缸体气密性监测检测台。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的器具,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震器,汽车上使用的减振器有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尼可调式减振器三种,减震器不仅可以为驾驶者的驾驶提供舒适的驾驶,还可以避免车辆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车辆的车轴会有严重的损伤,所以减震器的好坏会保证驾驶者的安全,这就要求减震器的气密性必须合格,但是现在的减震器的气密性检测较为复杂,不利于减震器的检测,并且检测时较为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器缸体气密性监测检测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器缸体气密性监测检测台,包括第一直板和第一直筒,所述第一直板的顶面左右两端均固接有第一直筒,所述第一直板的顶面左侧固接有第三直板,所述第一直筒的内腔设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的顶端固接有第二直板,所述第二直板的底面固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直板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外侧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液压缸的内腔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与液压缸间隙配合,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固接第二直板,所述第一直筒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挡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转轴贯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挡板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挡板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连端均通过第二转轴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直板的上端左右连端均加工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贯穿第一直板,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直板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固接第二挡板,所述第一直板的顶面放置有减震器,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面固接有直块,所述直块的上端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左右两端均套接直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杆的外壁中间固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直杆的外壁下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连端分别固接第二滑块和第一直筒。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筒的顶端固接有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固接有第一胶皮。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的下端中间固接有第二胶皮。
优选的,所述第三直板的右侧加工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震器缸体气密性检测检测台,通过液压缸、液压杆、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一压板的连接配合,使液压缸通过控制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的进油顺序来使第一压板,挤压减震器,然后查看减震器回弹的高度来检测减震器气密性,解决了减震器检测较为麻烦的问题,通过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和绳索的连接配合,使减震器在进行检测时,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固定,并且可以用多根绳索来固定多个减震器进行检测,解决了传统的检测装置一次只能对一个进行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淅川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淅川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2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泄漏检具校准件的校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