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80906.3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熊光城;万艳雷;谢红忠;张曦;陈浩;刘裕如;谢晓靓;范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冯超 |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 复合 人工 快渗池 及其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快渗池体(1),所述快渗池体(1)内包括中间快渗通道(2)和设置在中间快渗通道(2)两侧的配水沟(3),所述中间快渗通道(2)和配水沟(3)之间竖直设置有穿孔导流板(4),所述中间快渗通道(2)底面低于配水沟(3),所述中间快渗通道(2)由下至上分为底层通道(4.a)和上层通道(4.b),所述底层通道(4.a)和上层通道(4.b)之间铺设有下层土工滤网(5),所述底层通道(4.a)内设置有导流盲沟(6),所述导流盲沟(6)包括导流层(6.1)和水平贯穿导流层(6.1)的穿孔集水管(6.2),所述上层通道(4.b)由矩形通道(4.b1)和倒梯形通道(4.b2)组成,所述上层通道(4.b)内填充有快渗填料层(7)和卵石保护层(8)且快渗填料层(7)铺设在矩形通道(4.b1)和倒梯形通道(4.b2)内,所述卵石保护层(8)和快渗填料层(7)上部中空形成倒梯形结构;所述快渗填料层(7)和卵石保护层(8)之间设置有上层土工滤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沟(3)包括底部的保安过滤层(3.1),所述保安过滤层(3.1)上铺设有穿孔布水管(3.2),所述穿孔布水管(3.2)上开设有布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沟(3)的保安过滤层(3.1)底部高于矩形通道(4.b1),所述保安过滤层(3.1)由厚度为20~30cm的砂砾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6.1)由厚度为20~50cm的卵石形成,且所述导流层(6.1)中卵石粒径为30~50mm;所述上层土工滤网(9)和下层土工滤网(5)的规格均不小于20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保护层(8)厚度为8~15cm,粒径为30~50mm。
6.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依次连接有格栅调节池快滤池和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和出水管,所述快滤池通过反冲洗管与进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为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
或者,由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首尾相连而成;
或者,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并排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沟(3)包括底部的保安过滤层(3.1),所述保安过滤层(3.1)上铺设有穿孔布水管(3.2),所述穿孔布水管(3.2)上开设有布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沟(3)的保安过滤层(3.1)底部高于矩形通道(4.b1),所述保安过滤层(3.1)由厚度为20~30cm的砂砾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6.1)由厚度为20~50cm的卵石形成,且所述导流层(6.1)中卵石粒径为30~50mm;所述上层土工滤网(9)和下层土工滤网(5)的规格均不小于200g/m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保护层(8)厚度为8~15cm,粒径为3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09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没式液冷机柜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补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