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临床取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79411.9 | 申请日: | 2019-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孝燕;王霓霓;姚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孝燕 |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临床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取样器,包括气囊、第一软管和包覆在气囊外表面的丝网,第一软管连接于气囊以通过第一软管对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消化内科临床取样器还包括第二软管,第二软管的一端的部分部位向周向扩张形成开口的容纳部,第二软管可滑动地套在第一软管外;其中,在第二软管朝气囊所在方向移动至相应位置时,容纳部能够将气囊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其内;在第二软管朝远离气囊所在方向移动至相应位置时,容纳部能够让气囊相对移动至其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气囊能至少部分地隐藏在容纳部内,由此将包覆在其外表面的丝网也至少部分地隐藏在容纳部内,在下送气囊时,能够减少丝网对食道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取样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食管脱落细胞提取活检时大多是让病人吞下带有毛刷或者丝网的气囊,可以借助可透视的设备观察气囊的位置,在气囊抵达要检查的位置后,对气囊充气,使气囊膨胀后小幅度上下移动气囊,通过丝网提取粘膜脱落细胞,然后将气囊放气,然后将气囊拉出,提取丝网上的细胞用于检查。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91213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早期食管癌诊断用拉网,包括网体,所述网体由胶管和依次设置在所述胶管上的三个囊腔构成,三个囊腔在胶管上的间隔位置与人体食道的三个狭窄部位相对应;在三个囊腔的外表面包覆有金属丝网。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方便、实用,一次下网,可以同时对食管内三个部位进行检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用时,患者按要求将拉网吞咽到食道内,三个囊腔对应在患者食道的三个狭窄部位后,在囊腔中充气,使囊腔外部的金属丝网与食管壁接触,轻微移动,即可刮脱细胞,然后放气,将拉网从食管内拉出,即可将三个部位的组织通过拉网带出体外进行检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检查,特别是普查的效率。
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10494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次性食道脱落细胞取样器,由弹力带、气囊、导管、二通阀和球囊充气器组合而成,导管的一端开口并通过二通阀和球囊充气器连通,导管的另一端封闭并形成通气小孔,导管另一端的通气小孔外面还套有一个气囊,气囊外面覆有一层弹力带,弹力带、气囊以及导管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可充盈气体的双腔网囊。本产品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吞服容易,患者痛苦少,合并症少,不易引起粘膜出血,细胞采集效果好,成本低廉,适合用于早期食道癌的大规模普查。
但是,以上两种技术方案均存在提取脱落细胞的丝网或者弹力带直接裸露在外,在下送和上体气囊的过程中,均有可能刮落食道的其他部段的细胞,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采用金属丝网的情况下,下送和上提气囊金属丝网都会大概率地刮到食道,对患者的食道造成伤害的几率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一种消化内科临床取样器,包括气囊、第一软管和包覆在气囊外表面的丝网,所述第一软管连接于所述气囊以通过所述第一软管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所述消化内科临床取样器还包括第二软管,第二软管的一端的部分部位向周向扩张形成开口的容纳部,所述第二软管可滑动地套在所述第一软管外;其中,在第二软管朝气囊所在方向移动至相应位置时,所述容纳部能够将气囊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其内;在第二软管朝远离气囊所在方向移动至相应位置时,所述容纳部能够让所述气囊相对移动至其外。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容纳部的外形呈流线型,以减少下送和/或上提所述容纳部时所述容纳部与所述食道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开口端的边缘处设有过渡圆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孝燕,未经何孝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9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型铁炉灶用输气管组件
- 下一篇:一种西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