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30533.9 | 申请日: | 2019-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敏永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E05D15/00 |
| 代理公司: | 11491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3153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拧 侧轨 螺孔 紧固螺丝 橡胶垫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汽车玻璃导轨 对接螺孔 滚轮凹槽 均匀涂抹 连接螺孔 连接设置 螺纹对接 耐腐蚀性 内部设置 竖直连接 耐腐蚀 内侧壁 热熔胶 外凸式 螺纹 导轨 滚轮 胶结 转轴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包括底板、第一紧固螺丝、对接螺孔、滚轮凹槽、转轴、滚轮、第一侧轨、第二侧轨、连接螺孔、橡胶垫、第一旋拧螺孔、第二旋拧螺孔和第二紧固螺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侧轨、第二侧轨呈竖直连接设置在底板的底部,且第一旋拧螺孔和第二旋拧螺孔内部设置有外凸式螺纹,且第二紧固螺丝通过螺纹对接旋拧连接设置在第一旋拧螺孔和第二旋拧螺孔上,防止无法将导轨内的玻璃进行固定,橡胶垫的厚度为3厘米,且该橡胶垫通过一层均匀涂抹的热熔胶无缝胶结设置在第一侧轨、第二侧轨的内侧壁上,提高耐腐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玻璃导轨,具体为一种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属于汽车玻璃导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的制作是通过在加热炉内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然后将玻璃迅速送入不同冷却强度的风栅中,对玻璃进行不均匀冷却,使玻璃主视区与周边区产生不同的应力,一般这种生产的玻璃是区域钢化玻璃,周边区处于风栅的强风位置,所以需要进行全钢化,此位置的碎片程度好,钢化强度高,主视区处于风栅弱冷位置,碎片大、钢化强度低,汽车玻璃是汽车车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汽车玻璃主要有以下三类: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能承受较强的冲击力,汽车玻璃按所在的位置分为: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挡风玻璃和天窗玻璃四种;前挡风玻璃国家强制规定必须是夹层玻璃。
因此,则需要一种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的底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其他构件进行连接,导致对日后的拆卸与安装造成了不便,其二、现有的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的内部没有设置滚轮,导致在将汽车玻璃安装进导轨时由于摩擦力较大而很难进行安装,其三、现有的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的两侧没有设置紧固螺丝,导致无法将导轨内的玻璃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耐腐蚀汽车玻璃导轨,包括底板、第一紧固螺丝、对接螺孔、滚轮凹槽、转轴、滚轮、第一侧轨、第二侧轨、连接螺孔、橡胶垫、第一旋拧螺孔、第二旋拧螺孔和第二紧固螺丝;所述底板通过第一紧固螺丝旋拧紧固设置在第一侧轨、第二侧轨上,所述第一紧固螺丝旋拧连接设置在对接螺孔内,所述对接螺孔位于底板上,所述滚轮凹槽位于底板的底部,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滚轮凹槽内,所述滚轮连接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第一侧轨连接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左侧,所述第二侧轨连接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右侧,所述连接螺孔设置在第一侧轨、第二侧轨的顶部,所述橡胶垫位于第一侧轨、第二侧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旋拧螺孔设置在第一侧轨上,所述第二旋拧螺孔设置在第二侧轨,所述第二紧固螺丝连接设置在旋拧螺孔内。
优选的,为了防止对日后的拆卸与安装造成了不便,所述底板呈矩形,且该底板通过第一紧固螺丝穿过对接螺孔并与连接螺孔进行旋拧对接,呈螺纹转动式连接设置在第一侧轨、第二侧轨的上方。
优选的,为了防止在将汽车玻璃安装进导轨时由于摩擦力较大而很难进行安装,所述转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设置在滚轮凹槽的内壁上,且滚轮通过其内部的轴承与转轴进行焊接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转轴的中间部位。
优选的,为了防止无法将导轨内的玻璃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侧轨、第二侧轨呈竖直连接设置在底板的底部,且第一旋拧螺孔和第二旋拧螺孔内部设置有外凸式螺纹,且第二紧固螺丝通过螺纹对接旋拧连接设置在第一旋拧螺孔和第二旋拧螺孔上。
优选的,为了提高耐腐蚀性,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3厘米,且该橡胶垫通过一层均匀涂抹的热熔胶无缝胶结设置在第一侧轨、第二侧轨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敏永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敏永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0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太阳能蓄能功能的升降遮阳帘
- 下一篇:一种新型负离子车用遮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