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17141.9 | 申请日: | 201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戴世勇;黄健;史献锋;王睿;叶安孝;史立洋;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3/06 | 分类号: | E01F1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轨道交通 机门 模块 轻质高 强度 门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包括骨架及发泡材料,骨架包括两块侧面板及用于连接两块侧面板的蜂窝铝板支架,侧边还设有门扇连接板,用于连接闸机。发泡材料连接于骨架外侧,侧板是金属板,两块侧板的前沿均设有大小相同的倒角。本实用新型采用骨架与发泡材料相结合的结构,骨架采用新材料蜂窝铝板制作,能够提升剪式门扇的整体强度,倒角能够增加门扇前沿发泡材料的厚度,使门扇前沿弹性较大,避免夹伤或打击乘客。本实用新型强度高、质量轻、寿命长,蜂窝铝板支架在降低了整个蜂窝铝板骨架质量,两块侧面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多条交叉折线连接,连接强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剪式门扇,属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闸机是用于公共应用领域中的未授权区和授权区之间的大流量人员通行通道的控制机构。其中地铁闸机应用较为广泛,作为地铁站付费区和未付费区隔离装备。门扇作为闸机门扇模块阻挡机构,必须能承受所有状况人流量冲击,从机构随动性方面考虑,门扇作为执行机构,要求转动惯量小,重量轻。从安全性考量,如果门扇运转过程中以一定转速击打到人身体,打击力必须在限值以下,地铁公司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闸机门扇出现的故障,提出了高安全性、机构刚性高、可维护性和高可靠性等新需求。
【定义】蜂窝铝板:行业内也称焊接蜂窝复合板。它是在两块铝板支架,衬于如蜂窝状铝支架,整体焊接而成。在铝板法向侧,蜂窝铝板具有很高刚度,它以重量轻、强度高、防火、可回收再利用等特点,成为铁路行业理想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包括门扇发泡及金属骨架,所述门扇发泡设置于金属骨架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是蜂窝铝板骨架,所述蜂窝铝板骨架包括两块侧面板及用于连接两块侧面板的蜂窝铝板支架,所述蜂窝铝板支架的截面包含多个边与边相连的正N边形,所述蜂窝铝板骨架的侧边还设有门扇连接板,所述门扇连接板用于连接闸机。
优选,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其特征在于,N的值是3、4、5、6中的任意一个。
优选,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其特征在于,N的值是6。
优选,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铝板骨架的前段还设有骨架倒角。
优选,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连接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将门扇连接板连接于闸机。
优选,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连接板与两块侧面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是焊接。
优选,前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闸机门扇模块的轻质高强度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板的材质是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一是强度高、质量轻、寿命长,蜂窝铝板骨架决定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由于蜂窝铝板骨架采用两块侧面板及用于连接两块侧面板的蜂窝铝板支架,蜂窝铝板支架在降低整个蜂窝铝板骨架质量的同时,将两块侧面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从传统的点连接变成多条交叉折线连接,连接强度较高,较高的强度决定了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二是安全性高,所谓安全性高就是本实用新型的蜂窝铝板骨架的乘客接触面完全被弹性较大的门扇发泡所包围,此外在蜂窝铝板骨架的前段设有骨架倒角,由于骨架倒角的存在,使门扇前沿整体硬度较小,弹性较大,避免关门时伤害到乘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7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