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整惰轮轴衬套的润滑位置的齿轮式机油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58494.6 | 申请日: | 201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顺;许仲秋;刘光明;刘铁飞;佘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43231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邹强 |
| 地址: | 421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惰轮轴 泵体 泵盖 衬套 连通 齿轮式机油泵 第二油道 环形油槽 限压阀 斜油道 轴衬套 惰轮 螺塞 柱塞 柱塞式限压阀 低压油腔 第一油道 高压油腔 内部安装 润滑位置 出油口 惰齿轮 进油口 进油腔 排油槽 通油孔 外周面 圆筒部 弹簧 倒角 内压 应用 | ||
一种便于调整惰轮轴衬套的润滑位置的齿轮式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泵体上设置有惰轮轴孔、低压油腔、高压油腔和限压阀,惰轮轴孔内压装有衬套,衬套内部安装有惰轮轴,惰轮轴上安装有惰齿轮,限压阀包括柱塞、弹簧和螺塞,泵盖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泵体上开设有通油孔,惰轮轴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油槽,惰轮轴的内部设有斜油道,斜油道的一端与环形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衬套的位置相对应;柱塞开设有呈弧形的排油槽,且该圆筒部靠近螺塞的一端设有倒角,泵体上设置的第一油道和泵盖上设置的第二油道连通,第二油道与进油腔连通。该齿轮式机油泵便于对惰轮轴衬套进行润滑,且泵体上的柱塞式限压阀不易憋死,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便于调整惰轮轴衬套的润滑位置的齿轮式机油泵。
背景技术
润滑系统中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机油泵结构形式又可以分为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
现有的大排量齿轮式机油泵通常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下方的机油壳里,通过发动机曲轴上的齿轮驱动机油泵传动齿轮,由于发动机曲轴箱很大,机油泵传动轴与曲轴的中心距比较大,在传动比确定的前提下,如果单纯的依靠增大机油泵传动齿轮与曲轴上的齿轮直径来匹配中心距,势必造成曲轴上的齿轮与机油泵传动齿轮过大,这样会增加成本,另外发动机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直径很大的齿轮,所以通常在机油泵传动齿轮与曲轴齿轮之间增加一个惰齿轮将曲轴上的齿轮驱动力传递到机油泵传动齿轮上。为了延长惰齿轮的使用寿命,势必需要对惰轮轴上安装的衬套进行润滑。目前,将高压油腔中的机油引入惰轮轴的衬套需要在惰轮轴内部设置一条贯穿的油道,然后在泵体上开孔使得高压油腔内的机油可通过开孔进入油道的一端,并经过惰轮轴的内部流入衬套。但是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由于泵体上的惰轮轴孔是预先开好的,而后才将惰轮轴放入轴孔中,惰轮轴的油道一端与泵体上的开孔均较小,难以对准,且这样的结构也不利于对衬套的直接润滑位置进行调整。
机油泵的持续工作会使机油泵的内部出现油压过高的现象,会造成不必要的功效消耗,所以需要在机油泵的出口管道上设置限压阀,借助限压阀实现机油泵的内部的压力的调整。现有技术中,柱塞式限压阀为比较常用的限压阀,当油压过高时,弹簧以及泄压腔内的油压调整柱塞的行程,润滑油从泄油口中流出,进而实现泄压。这样一来存在一个问题,阀开启后当柱塞向下运动至与螺塞接触后,容易造成限压阀排油不顺畅,从而将阀憋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调整惰轮轴衬套的润滑位置的齿轮式机油泵,该齿轮式机油泵便于对惰轮轴衬套进行润滑,且泵体内的安装的柱塞式限压阀具有排油顺畅、不易憋死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整惰轮轴衬套的润滑位置的齿轮式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惰轮轴孔、进油腔、高压油腔和限压阀,所述惰轮轴孔内压装有衬套,所述衬套内部安装有惰轮轴,所述惰轮轴上安装有惰齿轮,所述惰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安装于主动轴上,所述主动轴的中间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安装于从动轴上,所述限压阀包括柱塞、弹簧和螺塞,所述泵盖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泵体上开设有用于连通高压油腔与惰轮轴孔的通油孔,所述惰轮轴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油槽,所述惰轮轴的内部设有斜油道,所述斜油道的一端与环形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衬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柱塞包括用于安装弹簧的圆筒部,所述圆筒部靠近螺塞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呈弧形的排油槽,且该圆筒部的外周面与圆筒部靠近螺塞的端面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倒角,从而使得所述柱塞的圆筒部与螺塞接触后所述圆筒部底端与螺塞之间形成一圈周向的导油槽,所述泵体设置有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位于排油槽一侧,所述泵盖设置有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所述第二油道与所述进油腔连通,当所述柱塞向下移动并与所述螺塞接触后,所述柱塞内部的润滑油从排油槽中流出至圆筒部底端与螺塞之间形成的导油槽内,然后依次流经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后进入所述进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8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惰齿轮的双支撑转子泵
- 下一篇:一种集成水泵的转子泵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