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呼出气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46171.5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余启文;陈璟;傅炜;董浩;刘清君;刘军;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8 | 分类号: | A61B5/08;A61B5/087 |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 流量计 三通电磁阀 富集管 联用 上呼吸道 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标志物浓度 气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一次性面罩 主控电路板 测试 采集气路 采集装置 传感器组 富集装置 呼吸面罩 进气接头 敏感器件 气路转换 下呼吸道 标志物 可拆卸 温控片 一次性 预判断 肠胃 触发 肺部 呼气 壳体 腔室 四孔 血液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呼出气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一次性呼吸面罩、传感器组、流量计、富集装置、气路转换接头、主控电路板和气泵,被测试者通过一次性面罩呼气,呼出气通过流量计可测得体积。使用可拆卸四孔进气接头,与富集管、三通电磁阀联用,可实现采集气路切换。使用气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作为敏感器件,触发三通电磁阀和气泵工作,可收集被测试者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的呼出气。使用温度传感器与温控片联用,维持收集过程中富集管所处腔室温度,以收集呼出气中不同成分,便于后续标志物的检测。此外,结合流量计可获得不同物质在呼出气中的浓度,进而预判断血液或者肺部或者肠胃中各标志物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检测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呼出气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循环系统通过肺泡和呼吸系统进行物质交换,因此通过检测人体呼吸气体,可以间接检测人体内环境。和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呼吸诊断更加快捷方便,无创,副作用小。因而呼吸检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呼吸诊断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呼出气体中氮氧化物浓度也被作为临床诊断哮喘的重要指标。呼吸检测也在糖尿病、肺癌等的早期诊断中得到了应用。此外,呼吸检测在驾驶员酒精浓度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医学对检测效果、快速性,无创性等要求的提高,呼吸检测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替代那些具有较多副作用的检测方法。
人体呼出气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上呼吸道的气体,在呼出气中被划分为“死腔气”;另一部分为来自下呼吸道的气体,主要来自肺泡深处,称为“肺泡气”,是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产生的气体,内含丰富的VOCs,是呼出气用作疾病诊断的目标成分。
在现有的呼出气收集装置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死腔气与肺泡气加以区分,大大稀释了目标气体的浓度,不利于VOCs的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呼出气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呼出气采集装置,包括壳体、一次性呼吸面罩、传感器组、流量计、富集装置、气路转换接头、主控电路板和气泵;
所述一次性呼吸面罩安装在壳体的前端,其最外层为可充气式柔性材料,与人脸部相贴合,其尾部具有三个气孔,分别为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三个气孔均通过单向阀控制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出气孔与传感器组相对,所述传感器组包括CO2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用于测量面罩腔体内CO2浓度和压力值;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流量计相连;
所述富集装置包括四个富集管和围绕在四个富集管外侧的温控片;所述温控片用于对腔体内部空气进行加热或降温;
所述气路转换接头包括四个两两对称的管路插孔,单个管路插孔包括外孔和内孔,外孔与富集管通过垫片相连接,内孔通过进样管与三通电磁阀相连接,每两个进样管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与一个支进样管相连,每两个支进样管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与气泵相连;
所述传感器组、三通电磁阀、气泵、温控片均与主控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富集管内填充吸附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片表面贴有铂电阻Pt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6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共振检查护耳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足底多维传感装置





